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电影的当下和未来

    ——来自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论坛上的声音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3日 06版)

        视觉媒介的表述底线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

        视觉影像现在几乎覆盖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感觉,生活的视觉化已经成为我们普遍的生存状态。为此,对于由影像组成的视觉媒介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从表现方式上都有必要进行文化的分析。我们有太多的事实可以来证明媒介的道德缺失,但是比媒介道德的“缺失”更具有颠覆性的问题是,我们正处在一个虚拟影像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代,图像越来越成为“谋杀真实的凶手”,在这样的时代,媒介的修辞策略与表述的道德底线都面临着重新的校正。

        文化之痛与经济之痒

        万传法(上海戏剧学院讲师)

        中国电影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瘙痒”期。经济的过快发展,加剧了原先就一直存在的“两极化”分裂和“两极化”摇摆。在经过“戏剧与电影”、“文学与电影”等的摇摆之后,中国电影目前摇摆到了“经济与文化”的两极。然而,与以往的分裂和摇摆又大为不同的是,以往分裂的两极都是可见的。或者说,是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历时性或共时性的存在现象,而现如今的两极,其中的“文化”一极,则是缺失的。这一两极化的“反常”现象,由于打乱了原来的分裂所保持的相对平衡状态,使得中国电影就目前状况而言,显得更为混乱和棘手。此外,由于艺术规律被经济改革规律所覆盖,求变而不懂继承的思维怪圈凸显,以及过分追求形而下末技等原因,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之痛。缺心灵书写,缺核心价值,缺人文精神,缺文化质感,缺戏剧内核等,集中体现了中国电影中的文化缺失,成为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

        饶曙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制高点,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全球化”时期,美国好莱坞电影就已经相当自觉地通过各种手段实施和推行其全球化战略,其中政府及其政府意志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只不过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形的而已。相形之下,我们自身对中国电影的“全球化”境遇、面临的挑战及其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都还没有上升到战略的层面给予足够和充分的认识,也没有战略层面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笔者看来,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成绩之所以不够理想,在于我们还没有自觉地树立全球化的思维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从战术层面考虑得多,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中国电影应当自觉地树立全球化的思维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推动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出去。

        动画电影的受众策略

        邵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传播学及文化产业学视角,将受众作为研究对象,依次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的受众角色倒置、受众归类笼统、受众扩容不足等问题和困境,结合当前产业瓶颈与桎梏,我提出了重建良性传受关系的“协商立场”、从多个指标出发进行动态的受众细分、分三个步骤完成的对延伸受众群体的争取。力求较为准确地把握住动画电影受众、作者、作品、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找到受众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合理位置及可能发挥的效能作用,以期对中国动画电影培育出真正崭新而健康的产业生态,提供策略性的参照。

        文艺片的生存与发展

        卢雪菲(内蒙古大学讲师)

        相对于商业电影而言,文艺片是一种介乎于戏剧性和记录性之间,更加注重艺术技巧和个人风格,不以盈利做为唯一目标的影片。华语文艺片在现实主义风格下营造的独特风格,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迹。从近几年较为成功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华语文艺片逐渐走出极端个人化的独白,建立起人性化的情感共鸣。华语文艺片正在以扎实的创作实力,更加流畅的叙述,充满温情和人性的价值表达,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近几年较为成功的文艺片在高校学生的观影群体中反映最为强烈,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观众成为优秀文艺片潜在的稳定观影群体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在尝试建立艺术电影节,增加文艺片院线建设的同时,重点提高艺术电影的创作水平,将会为低成本制作的文艺电影提供一个较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中国电影的现实之路

        赵宁宇(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时下,对中国电影的研究,极易为大量充斥、自相矛盾的信息所湮没。中国电影现实景况如何?中国电影的现实之路在哪里?这是研究电影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票价一直是广为人们所诟病的问题。然而,中国电影的实际票价到底是多少,左右票价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社会经济问题的直接影响多严重,是研究票价问题的关键。

        投融资的故事很多,科学的研究很少。被新闻采信的数据、公司颁布的数据、官方统计的数据、业内人掌握的数据,经常有极大的出入。中国电影实际上的投融资格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于中国大片的负面评价,远远高于正面褒扬。然而,大片却恰恰是促进中国电影再次复兴的最重要的力量。一方面是“豆腐渣工程”,一方面是如潮的观众,中国式大片,面临着尴尬的处境。

        好莱坞泰山压顶,香港制作釜底抽薪,大陆电影,俯背受敌。

        国有企业浴火重生,民营企业危机四伏,强敌环伺,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中国电影产业“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在艰难的道路上,又有多少样式各异的生存类型,多少理想现实的激烈冲撞?

        盗梦并非空间,抬望眼,细看中国电影的现实之路。

        电影文化软实力建设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中国电影发展速度超乎人们想象,而依存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本土电影,的确面临着发展良机。但注重市场收益的同时,文化意味的淡漠不能不成为文化软实力增长的阻碍。电影天然具有软实力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但面对时代发展,电影强国梦幻的实现却还有不少困难,中国电影需要改变被票房诱惑、被功利驱使、被市场左右而导致的创作单一趋向。中国电影不应该媚俗,而应该尽量引导市场。艺术实践不应取巧,而应当积累和思考。从绝对意义上看,没有对于人类问题的思考、缺乏意味和情感的创造、不顾本土文化的优长、放弃对于艺术的坚持,商业也罢受众也好都难能长久。

        植入广告带来机遇与挑战

        但红莲(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辑)

        近几年,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媒介经济层面延伸到艺术创作层面,当前,市场各方不断挤压制片方的票房收益,时下的市场法则给了植入式广告膨胀空间、这一切都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电影业的竞争格局和微观利益调整,中国电影的竞争格局在逐利资本的驱动下,片方与资本捆绑在一起,艺术创作的坚守显得仓惶无力,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的权重,成为专业制片人不得不面对和提升的职业素养。本文将对这些新动向进行梳理与思考,以期有助于电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国产动画创意与市场

        王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讲师)

        动画电影兼具艺术性和商品性。我们遵循动画电影开发的流程,分别从题材内容创意、人物形象创意、衍生产品创意营销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创意中,实现与市场进行有效衔接。首先需要科学分析目标消费市场(即动画电影受众)。针对传统题材改编的国产动画电影,必须进行“二度创作”,要能趋同于当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观。除了来源于传统题材的动画电影之外,同时也要加强对多元化原创题材的重视。动画形象创意的市场衔接成功与否,很重要一点是看它是否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直面市场的动画形象创意要能传达出每个个体独特的精神信息。动画电影衍生产品创意开发是立足动画原型的“二度创作”。其次,要倡导政策扶持,充分利用会展交易大平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