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学生谈于漪

    教在今天 想在明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0日 10版)

        王厥轩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研究员

        我是老三届。做老师的学生,已整整46年了。老师对我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乃至整个心灵和人生态度,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老师的课富有艺术,是与她的思想、修养、境界和视野相关的。为什么老师的思想、修养、境界和视野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我认为有三条:

        第一,老师年轻时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老师学的是教育系、历史系,教语文不是老师的本行。为了把语文教好,老师是下了功夫的:每天清晨五点,她在庭院里背课文;每晚,她啃着从图书馆搬来的一叠叠参考书:语、修、逻、文;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科技、戏剧。老师以入迷的精神,一步一步向语文教学的博大殿堂迈去。

        第二,老师身上有时代的年轮。老师常说,一名教师应当有相当的职业敏感,要跟着时代奋力前进。老师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存,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善于向不同风格与流派的老师学习。上海语文界在发展中不断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如高润华的“精讲多练派”,杨墨秋的“精雕细刻派”,陆继椿的“一课一得派”,还有钱梦龙、方仁工等,老师都认真向各家各派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点、线、面、体”的立体化教学方法,成为一位语文教学集大成者。

        陈小英

        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杨浦区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1987年1月从插队落户的安徽回到上海,我就有幸在于老师身边工作,至今是第24个年头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研组长、从区学科骨干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再到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于老师的培养和扶持,她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教师生涯。

        在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携始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据我所知,远到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的求教者,近到上海各区县的骨干教师,像我们在她身边的更不必说,只要是对教师的成长发展有利,对教育事业有益,她都有求必应,满腔热情,掏出自己的赤子之心。 

        上世纪90年代初,于老师让我参加由她领衔的市级课题研究。何谓“课题研究”,在此之前闻所未闻。当我兴冲冲拿了个人承担的课题草稿给于老师看时,她说:“描述性语言太多,缺乏理论色彩”,于是推荐我读一些理论书籍。从此知道课题研究必须有理论支撑,有逻辑框架,这对我后来能够独立带领教研组老师圆满完成市级科研课题,成为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起到了启蒙作用。

        90年代中期,我是二师语文教研组长,与青年教师一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搞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六步法”,似乎学生反映还不错,心里有几分得意。一次听完某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之后,于老师给我们评课,她好像不经意地说“教无定法,教学怎么能搞固定的几步法,小英,你说对不对?”批评虽然委婉,我的脸还是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体会到,于老师给我的是一种受用终身的教学理念。后来十几年至今,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追求始终关注教学内容,关注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而不过多纠缠于教学手段、形式,与于老师最初的指导有关。

        因为近水楼台,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于老师的报告演讲,观看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不仅被大家熟悉,在心底里深深地认同,并且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老师们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

        早在二期课改推出之前的2000年,我们就提出了“让语文课多一点文化底蕴”的教改追求,2003年又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的市级课题,以此来抵制单纯育分、愈演愈烈的机械训练,自觉远离题海。我们坚守对先进经典文化的价值判断,坚持引领学生课外阅读,坚持时文评点、随笔抒写心灵、《论语》背诵、课前三分钟练口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教学传统,在“育人”上下功夫。

        陈 军

        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于漪老师一直要培养心里亮堂堂的人。首先是理想明亮,志存高远。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崇高的人生追求的人。其次是胸怀敞亮,光明磊落。要把学生培养成精神状态阳光灿烂的人,人品明晰,性情清澈,包容开朗,而非气势张扬,唯我独尊、陶醉自我。三是是非分明,明辨世事。要把学生培养成头脑清晰的人,在纷扰世事中能分清是非;在复杂事物前能冷静理性。这些都是于漪老师的教育追求,也是她一生的立身之基。我想,我们要学习于漪,第一条就是学她这个“心明眼亮”。

        坚韧不拔是于漪的生命特征。在大是大非面前,眼睛要“明”,性格也要“韧”,这样才能“闯关”,要闯生活关,闯工作关,闯事业关。我可以断言,她的为师之路一定是一条坚韧不拔之路,因为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条坚韧不拔的攀登过程。同时,我还感到,一个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最后决战不是靠知识,更不是靠技能,而是靠韧性。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充满期待的发展过程,每一段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言行,都是在希望的雨露中发芽的。由“芽”而“苗”,由“苗”而“壮”,由“壮”而“实”,其中要花费多少心血之功?更何况我们要面对一大批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身心上有缺陷的学生。于漪老师常说一句话叫“师爱荡漾”。“师爱”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间断地付出;无私的付出;在学生时常有错误的情形下付出;牺牲自己的付出。这四条都是爱的升华。

        于老师有坚守不变的一面,也有与时俱进的一面。于漪的“创新”是非常坚实地在历史道路上展开的。于漪始终与时代同行,在思维方式的完善方面,她长于吸取多元文化精髓,使思维既有缜密的特点,又有开拓的风貌。于漪的讲话和报告始终具有时代主流词汇,这是对于时代精神的把握与运用;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始终把时代精神的主流词汇放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火焰中来锻炼,从而使她所运用的时代词汇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符合科学本质,从而历久弥新。于漪善于温故知新,也善于由新解故。于漪始终与时代同行,创立新思想,但又敢于向表面光亮时尚的而实质上是肤浅的虚假的所谓“思想”作不留情面的斗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