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一所大学的创建成长与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

    ——中国戏曲学院校庆60周年巡礼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0日 07版)
    2009年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张火丁教授的课堂教学
    建校初期“九大教授”合影
    《百草泉》剧照

        艰苦创业六十载,谱写国戏育人篇。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戏曲学校,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问世,迄今为止已经有着60年的办学历史。这所历经风雨的学校传承了千年戏曲文化荟萃而成的艺术精神,见证了祖国从最初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更记录了戏曲教育从科班师徒传授到正规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戏曲学院的六十年,是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奠定中国戏曲教育事业基石的六十年;是励精图治,培育英才,支撑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的六十年;是植根传统,锐意创新,在中国戏曲艺术领域不断开创新天地的六十年。作为中国戏曲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中国戏曲学院支撑了建国以来中国戏曲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需求,为中国戏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戏曲学院原隶属于文化部,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1月28日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中国戏曲学校是一所新型的戏曲学校,学校在传统戏曲教育基础上,用新型师生关系代替了传统的师徒关系,改进了训练方法,实行了分班教学制度,开设文化课程。在专业教学上重视“四功五法”等基本功的训练,坚持剧目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传统。同时建立了党组织,在学生中建立了少先队和团支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成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中国戏曲学校的创办,开创了民主、科学、文明的现代戏曲教育新纪元,其办学思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对于当时的戏曲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1978年10月,中国戏曲学校经国务院批准由中专升格为中国戏曲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戏曲院校——中国戏曲学院,标志着中国戏曲教育步入现代大学教育的新阶段。2000年4月中国戏曲学院由文化部主管转为由中央和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体制。

        经过60年的奋斗,学院从根本上完成了戏曲教育由旧向新、由传统向现代的制度性的转变,完成了戏曲教育由科班、中专到大学教育的转变,形成了从中等专业教育、到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比较完整的戏曲教育体系,以及在全国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最为完备的戏曲学科专业体系,在国家戏曲教育的发展上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对戏曲尤其是京剧艺术的传承与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戏曲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艺双馨”为育人目标,以“继往开来”为历史重任,坚持“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普遍培养、因材施教”、“出人、出戏、出成果”的育人理念,以开放办学的博大艺术胸怀,汇聚国内外艺术、学术精英于校园,把在职师资、退休师资和社会师资有机结合成一个强大的师资群体;围绕戏曲特别是京剧艺术,形成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让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技中相互交融;在不断总结、探索和攻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戏剧戏曲学为核心、以音乐学和艺术学为两翼,戏曲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品牌专业效应更加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在长期艰苦奋斗坚持建设的基础上,学院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形成了具有现代水平和戏曲教育特色的教育管理组织与保障体系,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经过几代“国戏人”在戏曲教育长河里的接力建设,创立并逐步完善了新中国的戏曲教育体系。学院凝练形成了完整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定位,确定了把学院建设成“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充满生机与活力、蓬勃进取的发展势头。

        二、培养戏曲精英人才,支撑戏曲事业发展

        在中国戏曲学校成立之初,开设有京剧表演和京剧音乐伴奏两个专业。1955年,学校在京剧表演的基础上,又开设了评剧表演、河北梆子表演,开始了多剧种人才的培养。同时,开办了舞台美术专业以培养舞美人才。学校教学贯彻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口传心授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了一批在思想上、文化上、艺术上均过硬的人才。1978年改制为大学以后,学院设置了戏曲表演、戏曲导演、戏曲音乐、戏曲编剧、舞台美术等专业,并于当年招收了首届表演专业本科生,各专业陆续开始招收本科生。为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学院在保持戏曲艺术实践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戏曲师资、戏曲理论研究、戏曲文化普及、艺术管理、新媒体艺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中国戏曲学院设立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1995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自199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则为戏曲表演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从建校至今,中国戏曲学院培养的各类专业人才超过了14000多名。

        60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和各类戏曲精英人才,对中国京剧舞台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刘秀荣、谢锐青、杨秋玲、钱浩梁、张春孝、侯正仁、李光、孙岳、朱秉谦、俞大陆、刘长瑜、叶少兰、李长春、冯志孝、王梦云、李朝贵、李维康、耿其昌、刘琪、沈健瑾、张曼玲、黄孝慈、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袁慧琴、王蓉蓉、周龙、张火丁、郭跃进、杜镇杰、李宏图、李军等都是各个不同时期京剧表演人才的杰出代表。目前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如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院团中的艺术尖子、主演和骨干演职人员,很大一部分为我院历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了在京剧舞台上展示出非凡的艺术造诣外,在其他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马名群、王诗英、叶蓬、张关正、蔡英莲、陈琪、刘福生、陈国卿等,成为了戏曲教育战线上不同时代的名师;逯兴才、金桐、何冠奇、赵景勃等一批人成了戏曲界著名的导演人才;在作曲与戏曲伴奏方面的专家关雅浓、续正泰、张炎培、王世明、李朝贵等有广泛影响;出现了一批学者、戏曲理论家和管理人才,如苏移、钮骠、贯涌、孔祥昌、曹宝荣、赵景勃、刘坚等;还出现了郭大宇、张志高、宋杰、王若皓、徐瑛、王勇、龚孝雄、龚应恬、徐兵等一批著名的编剧;在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动画方向也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如赵英勉、张连、于少非、李威等。

        在戏曲表演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我院通过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开办,探索出了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成功模式。1996年以来,我院在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举办了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这一重大举措为新时期中国京剧和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前四届“青研班”共有139名优秀青年演员入班学习并顺利毕业,其中京剧演员111名,其他剧种演员28名。这139名“青研班”毕业生覆盖了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45个戏剧院团和艺术高校,涉及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川剧、豫剧、湖北汉剧、广东汉剧、越剧、黄梅戏、晋剧、雁剧、秦腔、粤剧、赣剧等15个剧种。2009年5月,第五届“青研班”也已成功开班,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戏剧院团的40名优秀演员。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开办,开创了京剧演员成批次攻读研究生的先例,提升了京剧演员的艺术创造力和理论水平。“青研班”还为培养京剧表演高端人才探索了新路。“青研班”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延聘导师,制定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分阶段安排剧目教学和排演、戏曲表演体系研修、文化艺术理论三大类课程;创造性地探索实施了“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项并举”,“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这些在京剧舞台上已经享有较高知名度和艺术造诣的优秀青年演员在艺术修养、理论水平、创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为戏曲事业发展担当重任。“青研班”作为跨世纪的人才培养工程,为京剧艺术的振兴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戏曲的未来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近年来,学院大力发展文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探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教育模式,不断完善高层次京剧表演人才“青研班”的教育模式,三种培养模式有序发展、优势互补,形成了独具“国戏”特色的高层次戏曲人才教育格局。

        我院培养的人才,在全国性的各类评奖、赛事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在全国公认最具权威性的戏剧戏曲艺术大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人员中,我院师生、毕业生获奖人次占历次京剧表演艺术家获奖人次的62%;在戏曲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得主中,我院师生、含毕业生获奖人次占历次大赛金奖获奖人次的55%。特别是在1987年以来举办的6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我院在职青年教师、学生和毕业生有148人获得最佳表演金奖,占金奖总数的85%,充分展示了我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成果。

        在就业方面,我院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较高水平,近两年均高于同期北京市高校的平均就业率,有的专业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毕业生总体流向合理。我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及岗位需要的能力,综合素质强,合作意识好,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京剧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在重点专业院团中均能够较好地发挥专业特长,表现突出。如就业于上海京剧院的表演系小生行当毕业生金喜全,在中央电视台全国京剧大赛中赢得小生组第一名,得到了上海京剧院高度评价。就业于中国京剧院的表演系毕业生刘魁魁在中央电视台全国京剧大赛中赢得花脸组第一名,孙亮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舞台美术系动画专业毕业生高渊就业于大型广告公司,承担神州六号飞船返回地面的动画演示设计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三、建设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戏曲教育质量

        学院自成立之初,就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面向社会遍揽梨园耆宿、戏曲研究家、学者等充实自己的教学力量,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早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任校长田汉先生求贤若渴,先后亲自登门邀请萧长华、王凤卿、王瑶卿、尚和玉、谭小培、马德成、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等来校任教,被后人誉为当时中国戏校的九大教授。曾经有众多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曲史论研究家到我校任教,学生们受益良多。侯喜瑞、雷喜福、贯大元、华慧麟、于连泉、茹富兰、赵桐珊、王连平、孙盛文、黄咏霓、程玉菁、宋富亭、白登云等名家长期在校执教。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艺术大师常来校指导或授课。

        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院第一任院长史若虚先生延续学校传统,著名艺术家高盛麟、赵荣琛、张君秋等先后担任学院顾问。在充分发挥李紫贵、王金璐、王世续等著名教授带头作用的同时,学院先后聘请曹禺、郭汉城、马少波、袁世海、常香玉、红线女、李世济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担任名誉或客座教授,初步形成了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师资队伍。这些教授的加盟,提升了学院的教学水平,适应了当时戏曲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些以老带新、倾心教育的教师们,以爱生如子、甘作人梯的精神,慧眼识才、传德授艺,精雕细刻、出彩点睛,为戏曲人才的脱颖而出付出了满腔心血。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更是将众多戏曲名家纳入到学院师资行列。“青研班”开办10余年来,曾先后聘请168位艺术家、专家、学者为学生们教授剧目课、文化理论课。许多艺术家、老前辈不顾年迈体弱,不计名利,为办好研究生班献言献策,奔波操劳,坚持为了学员们传艺授课、排戏,拳拳之心,感人至深。研究生班的成功举办凝聚着老一辈艺术家的心血和汗水。近10年来,学院又先后引进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和其他高层次人才8名,招聘及调入师资204名,净增123人,增幅为40%。在248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5.6%,46.5%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日趋优化,教学科研团队基本形成,建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和著名艺术家为学术和创作带头人、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这支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在京剧学研究、戏曲史论、戏曲音乐、戏曲表导演和戏曲舞台美术研究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傅谨、谢柏梁、陈霖苍、张火丁、周龙、杜鹏、涂玲慧、裴福林、海震、曹林、李威、于少非、冉常建、刘小军、谢振强、林一等都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保持特色作为办学的立足点,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学院以教学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总结凝练了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办学定位;完成了新一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三基一创”的课程体系;主持编写了《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12本教材,填补了国内戏曲高等教育专业教材的空白;正式出版各类教材、学术专著、创作作品等240余部,完成数字化整理6万多小时的教学研究剧目音像资料。“质量工程”全面启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拓展了多剧种表演专业本科教育,丰富了戏曲表演的专业内涵;争取了减免戏曲表演和京剧器乐专业本科生学费的政策,为生源基地建设、吸引优质生源开辟了新路。经过努力,学院在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多对于学院具有开创意义的教学成果:“多学科、多系部、多年级联合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杜十娘》”、“创新型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等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多项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戏曲舞美教学创新实验区”、“动漫戏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舞台实践教学中心”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市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跨文化交流学”被评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京剧主修剧目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近10年来,学院自主创作、改编、复排了30台剧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学院于2009年10月恢复了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它既可以为学院教学实践提供平台,成为我院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也将成为学院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的一个平台,成为学院服务社会的一个窗口。

        学院始终把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优势作为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基本原则。学院的核心学科——戏剧戏曲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传统优势专业——京剧表演专业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戏曲舞台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和音乐表演三个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保持传统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进行积极拓展,在原有戏剧戏曲学硕士点的基础上,新增艺术学和音乐学两个硕士点;专业由最初的5个发展到现在的10个专业、25个专业方向。戏曲学科特色更加突出,传统专业优势更加明显,新建专业拓展了学科内涵,一个专业优势互补、发展后劲充足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使科研与教学和学科建设良性互动,学院积极开展“京剧学国际研讨会”等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学术研讨活动。十年间共获得各类学科建设及科研立项50余项,资助资金2561万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0余项。

        学院始终重视开放办学和直接参与国家和首都文化建设,力争实现开放合作、服务社会和学院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近年来,学院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各项工作,主动服务于国家素质教育工程;策划并开展京剧进社区活动,主动服务于“人文北京”建设;承接或参与各地艺术院团的编剧、导演、舞美等各类创作,参与北京奥运会、国庆庆典、新年京剧晚会等国家重大演出活动的策划和演出,主动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积极筹划和参与戏曲的国际推广,先后有500多名留学生在我院学习。学院相继赴美国、德国、瑞士、芬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进行演出和讲学,其中由我院师生和德国留学生共同创作的京剧《夜莺》四度赴德演出,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文化发展中,学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院与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北京人艺等著名艺术院团和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宾汉顿大学、日本大学、苏黎士艺术大学、台湾戏曲学院等2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宾汉顿大学共建全球第一家戏曲孔子学院。学院汇聚社会优质资源,打造服务学院教学科研创作的合作平台,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

        四、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中国戏曲学院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逐步构建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行并进,融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符合戏曲艺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既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又重视艺术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以艺术创新为动力,严谨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舞台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构成这一人才培养链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四者互相连接、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为促进,共同支撑“三基一创”戏曲人才的成长。“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对传统戏曲教育精华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新型戏曲教育实践的积累和创新,反映了戏曲艺术人才成长的内在基本规律,也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是中国戏曲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

        植根深厚办学传统,融合首都人文底蕴,形成了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这是学院办学的又一特色。具体体现为:第一,“承古通今,培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学院致力于培养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扎实的民族艺术功底,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炽热情怀,有献身于、立足于民族艺术沃土的抱负,又能够通晓当代艺术发展趋势,善于吸收一切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为我所用、有着海纳百川的艺术胸襟的艺术人才。第二,“持中秉正,兼容并蓄”的人才规格要求。学院教学方面的规范中正,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艺术基础,同时又能够针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帮助其形成“立足中正、广采博纳”的开放式艺术观念。第三,“学演合一,练方用圆”的人才培养方法。“学演合一”,就是在教学中坚持成品教学,注重艺术实践在能力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对学生基本功、表现力、创造力的训练;强调“练方用圆”,也就是死学活用,练时方正,用时圆熟,体现立足于稳健平实基础之上的艺术创造。第四,“国粹为魂,滋养熏陶”的育人环境。戏曲艺术本身蕴含很多教化人、滋养人的因素,可归纳为:国学滋养,历史传导,道德教化,意志锤炼。国学中的精华成为戏曲人精神、道德成长的天然养分。学院坚持教书育人,倡导品学兼优,充满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培育“学院风格”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学院注重继承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强化办学特色,同时用“国戏精神”达成全院师生在精神层面的统一,进而形成合力,共同为学院的发展而努力。

        1995年4月25日,在中国戏曲学院筹备建校45周年庆典之际,时任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戏曲学院题写了“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重要题词。“德艺双馨,继往开来”是对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戏曲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办学经验的基本总结,也是“国戏人”在汲取中华千年戏曲文化精髓、秉承百年戏曲教育传统、开创新中国戏曲教育新里程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已成为学院的校训。

        中国戏曲学院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凝练形成了坚韧不拔,孜孜以求,始终以弘扬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艰苦创业中华戏曲教育的“国戏”精神。这里凝聚着中国戏曲学院几代创业者心血和智慧,是激励我们把戏曲学院办得更好的永远的精神财富。“国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继往开来的使命精神,躬耕戏曲的奉献精神,团结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继往开来的使命精神,是“国戏人”扎根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以坚忍不拔毅力实现戏曲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躬耕戏曲的奉献精神,是“国戏人”安贫乐道、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春蚕红烛精神的高度概括;团结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国戏人”在60年建功立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作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国戏人”坚持“以人为本”和“出人、出戏、出成果”的教育理念,孜孜以求地坚持教育改革、坚持不断开拓教育空间,坚持完善教育体系,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战略和国际文化战略,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动力。

        五、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应对挑战实现跨越

        2009年召开的学院党代会,进一步确定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坚持“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以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戏曲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努力开展继续教育,全力抓好附中的基础教育,注重内涵建设,保持戏曲教育的领先地位,把我院建设成“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实现这个总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学院建成“全国戏曲高级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文化信息交流与传播中心”,并据此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强基固本、重点提升阶段。经过5年左右的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和创作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三个中心”的建设初具规模,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初步实现,到2015年即建校65周年时,将我院建设成戏曲特色更加鲜明、中华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社会影响更加广泛的高水平戏曲艺术大学。第二步是全面推进、整体跃升阶段。再经过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建设与发展,到2020年即建校70周年时,基本实现将我院建设成“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学院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破解难题、谋求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戏曲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强化特色优势,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深化内涵建设,激励科研创作,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教学中心,增强服务保障能力。要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建立对外合作协调机制,深入推进开放办学,扩大戏曲国际影响。学院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承担起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站在戏曲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戏曲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体“国戏”人将继续发扬“国戏”精神,自觉担当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