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新意与妙理

    ——丁杰的山水画精神

    王 镛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18日   07 版)

        今天,中国画如何创新,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也是每一位锐意创新的国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代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丁杰,以他既有传统功力又有创新意识的作品,给出了自己令人信服的答案。他的山水画不仅“古法新意兼备”(薄松年)、“颇有新意”(陈传席),而且寄寓妙理,创造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当代山水画样式。

        丁杰山水画的新意,既出自法度,又突破法度,这与他的家学渊源、艺术修养、性格禀赋、人生阅历和时代潮流等因素密切相关。丁杰1958年生于江苏如东,父姓陈,他从母姓,是清朝著名画家陈嵩的八世孙。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濡染翰墨,8岁开始学画。1989年他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95年又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正值中国画从面临西方现代艺术挑战的危机,逐渐转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过渡时期。丁杰在传统与现代思潮的激荡中,审慎而执著地选择了回归传统、借古开今的道路。他潜心钻研中国画史画论,涉猎宋元明清特别是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以至黄宾虹诸家,熟练掌握了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笔墨规范。与同龄画家相比,他对传统文人画所要求的诗、书、画修养相当全面,题跋常用自作的诗句,书法练习尤下苦功。苏轼说“书法当自小楷出”(《题君谟书赋》),丁杰在生宣纸上抄写了60余万字的《水浒》蝇头小楷长卷,字迹工整,毅力惊人。这一类书法练习为他的山水画用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丁杰书画展”,已显示出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他近年创作的山水画《石魂》系列,受到各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称赞。

        丁杰外表文静,态度谦和,谈吐儒雅,举止沉稳,内心却充满创造的冲动、奔放的激情与不羁的幻想。这种性格禀赋自然成为他融合南北的心理依据和内在动力。我是在2005年参与策划第2届北京双年展期间认识丁杰的。2008年10月我们又一起到意大利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我亲眼看见丁杰抓紧点滴时间画风景速写,并听他讲述了未来山水画创新的设想。从丁杰的山水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出入黄宾虹、博采诸家、熔冶一炉的多方面探索。我特别欣赏他画的雪景,《雪霁图》、《寒林雪景》、《雪霁访友图》等作品笔墨淡雅,意境空灵,格调清新,而没有古人的萧索荒寒。

        丁杰的《石魂》系列被公认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新的代表作。《石魂》系列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想象神奇,造型怪异,境界壮阔,动感强烈。在他的笔下,有的累累山石状如珊瑚或海星,有的成排群峰好似刀丛或箭镞……这些重重叠叠、奇形怪状的山峰巨石,排列组合成境界壮阔、动感强烈的画面:有的画面呈中心辐射状,如同光芒四射或万箭齐发;有的画面呈定向倾斜状,如同排山倒海或万马奔腾……不少评论认为丁杰的《石魂》系列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观念,也许不无道理;我则根据他创作《石魂》系列前后的作品推测,他的现代构成观念可能是从中国山水画传统中逐渐脱化出来的。

        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纯粹抽象的构成不同,丁杰的《石魂》系列中的山水形象和笔墨语言并没有完全走向抽象化、符号化,他的山石树木画法基本上仍然遵循着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笔墨规范,他对繁密的墨点和彩点的运用又显示了画家的个性特征。他创作《石魂》系列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长期积累了丰富的笔墨经验,一旦豁然开朗,另辟蹊径。我们从他的《山魂》等作品到《石魂》系列的过渡转化,可以看出中国式的现代构成观念逐渐演变成型的清晰轨迹。这种动态表现的“内美”可能更适应当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审美趣味,也更便于自由释放画家内在的创造激情。就整体风格来说,丁杰的《石魂》系列属于苏东坡词《念奴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种豪放风格。在豪放之外究竟寄寓着怎样的妙理?有人认为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有人认为是“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虽然难以言传,但我感觉画中的妙理恐怕比那些空泛、直白的观念更为奥妙、含蓄,可能有更多种、更贴切的解读方式。

        黄宾虹的山水画《溪山霁雨》款识曰:“东坡论吴道子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斯诣正未易几,而惟于北宋人求之。”丁杰历尽艰辛终于悟得山水画的新意与妙理。

        凝聚(中国画)丁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