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塞尔维亚民俗婚礼节巡礼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戚德刚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14日   08 版)

        每年进入9月,位于塞尔维亚巴奇基彼得罗瓦茨自治区的敦杰尔斯基城堡就开始热闹起来。这里一直是斯洛伐克族人举行民俗婚庆的传统场所。成千上万的斯洛伐克后裔从塞尔维亚全国各地以及邻国克罗地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纷至沓来,举办或庆贺他们的民俗婚礼。为了开拓旅游事业,招揽外国游客,当地旅游机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这里的传统婚俗为主题,融进时尚风格,比如,时装表演、美食节、蛋糕节、葡萄酒节等项目,并把9月定为民俗婚礼节。

        巴奇基彼得罗瓦茨市市长弗拉基米尔·图兰指出,把民俗婚庆活动打造成乡村旅游项目,不仅传承和发扬了塞尔维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推动了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及农业的繁荣建设与发展,是利国利民的美丽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塞尔维亚全国大约有6万斯洛伐克族人,主要集中生活在塞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巴奇基彼得罗瓦茨自治区,他们沿袭着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婚俗。

        按照斯洛伐克族婚俗的规矩,男女青年婚前,亲家要“面对面”,即准新娘的父母带上女儿,准新郎的父母带上儿子聚在一起。女方父母先是故作生气地对男方家人说,他们根本不想让女儿出嫁,因为她还年轻,担心女儿嫁到男方吃苦、不受重视,等等……最后问女儿是不是真的想嫁到男方。随后,姑娘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未来婆家看房子,尽管此前他们对男方家境了如指掌,但还是要里里外外仔细“视察”一番。

        定婚仪式一般由教父或者当地领导人主持,主持人先向准新郎和新娘赠送祷告书,讲述结婚的意义和男女要相互忠诚、相互信赖等宗教礼仪。然后,准新娘递给准新郎一条围巾,两人握手,交换定婚戒指。

        斯洛伐克族人认为星期四是筹备婚礼的黄道吉日。因此,女方要挑选一名妇女(不能是寡妇)在这天往新娘的嫁妆鹅绒被里“藏宝”,比如,鸽子的羽毛,象征爱情和诚实;香草和饴糖,可以驱邪避恶;硬币,能招财进宝,等等。一切放好后,要让一个小男孩在鹅绒被上坐一会儿,寓意新娘将来会生儿子。此外,不能用手拍打或提掀鸭绒被,否则日后丈夫会打老婆。与此同时,男方家人及教父、母也在为迎娶新娘紧锣密鼓地操办婚事。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当地斯洛伐克族人的结婚旺季,婚礼一般在礼拜天举行。经过精心筹备的新娘嫁妆要在星期天的上午用大花木箱抬到新郎家,随后新人和来宾在特定的地方举行婚礼。

        新郎在婚礼上要向新娘赠送天主教念珠、祷告经书;用贞操带拴着的3把钥匙,象征新娘的纯洁与高雅;毛皮帽和银制结婚戒指。新娘送给新郎的则是一件绣有金边的、色彩丰富的花衬衣和一个戒指。随后,新人喝碰杯酒(不是交杯酒)。紧接着,侍从拿着两个盘子走上来,右手将装有两小块饴糖的盘子递到新人跟前,左手将另一只空盘背在身后,等新娘和新郎吃完软糖后,侍从飞快地把身后的空盘用力摔在地上,打得粉碎。据说,这是寓意两人从此开始新的甜蜜生活,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

        婚礼仪式上,最抢眼的还是传统的斯洛伐克族新娘嫁衣,独具特色的绣花套裙工艺精湛、色彩斑斓,上衣和头饰缀满珍珠及金银饰物。一套这样的新婚礼服重量达7公斤左右,而且越是有钱人家的姑娘,婚礼服上的饰物越多,其分量也就越重。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13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