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中国软件名城”是怎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周 俊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14日   03 版)

        近日,在第六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手中接过“中国软件名城”牌匾,这标志着南京正式成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为何南京能够在全国众多城市当中独占鳌头,南京又有怎样的优势?

        起步:醒得早,跑得快

        在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看来,南京之所以摘得“中国软件名城”桂冠,首先得益于“醒得早,跑得快”。“2005年南京就提出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当年全市软件销售额166亿元。今年,南京上半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28.85亿元,全年有望完成千亿目标。”

        作为一张新“名片”,南京“拿下”“中国软件名城”的多重效应难以估量。“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这是若干年前,南京对自己的评价与定位,可如今的南京城,早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销售电子软件产品,而是要成为软件制造业的基地。据了解,南京市先后出台近20项政策文件,建立每年市级1亿元、区县匹配10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推动软件产业提速跨越。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为龙头,以鼓楼、雨花、玄武等基地为核心的“两园多基地”的软件产业布局,聚集了全市85%的软件企业,实现了95%的销售收入。

        南京市政府还建立了市四套班子领导与40多家重点企业挂钩的联系制度,各区县也建立了一把手抓软件产业的目标责任制。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状》,将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

        支撑: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竞争力

        南京的软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为南京撑起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管理系统软件、电信系统软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嵌入式软件、教育软件、网络与安全系统软件等六大特色软件产品群——南瑞继保公司的高压电路保护软件占全国市场份额50%,南瑞科技公司的电站自动化软件和电网调度软件分别占40%和20%,联创科技公司电信计费管理软件占30%,金思维公司的ERP软件占9%。

        南京还新设立了南京软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多种专业服务的综合性公共平台,集中展示南京市“两园多基地”的软件发展空间布局,同时为软件企业提供包括项目申报、政策兑现、人才服务等专业化、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有26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30多万人,经江苏省科技厅备案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多达1780家。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比例分别超过70%和90%,其中南京联创科技、中圣高科、南大苏富特、三宝科技等一批民营软件小巨人迅速崛起。

        举措:聚人才,谋发展

        人才,一直被视为南京市发展软件产业的关键因素,到2009年底,经南京市认定的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有34家,年培训软件人才5万人。可南京并没满足,为选拔出更多更适用的人才,南京又申报“国家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定制”人才,加速将“大学生”转变为适用人才。王斌,去年从南京某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目前在雨花软件园工作,“没到毕业时,我就已经找到工作了。因为单位跟学校签订了定向委培就业协议,推荐优秀的毕业生直接去公司上班。”

        据了解,像王斌这样的软件相关专业学生有17万人,他们中的90%因为看好南京软件的发展空间而选择留在南京工作。

        “软件产业已成为南京在下一轮发展中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新引擎,今后我们将结合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中国软件名城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加快‘两园多基地’的建设脚步。”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说。

        为此,南京已积极实施“聚焦战略”,聚焦大企业、重点园区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实施“春雨行动”鼓励创新创业培育中小企业,完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软件人才集聚;同时,南京还以中兴通讯四期(南京)项目为龙头,将建设涵盖下一代移动互联网、高速数据芯片等领域的国际一流研发生产平台,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新名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