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文化笔谈系列之一

    用文化点燃民族精神的火炬

    毛时安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14日   01 版)

        内容提要

        ●13亿人,没有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是一盘无法聚合的规模宏大的散沙。

        ●我们需要文化,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人是“单向度的人”。我们需要文化,是因为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化。

        ●为了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和能够用当代伟大灿烂的文化创造,去点燃13亿中华儿女心头理想主义的精神火炬,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不断求索抗争的英勇斗争,经历了新中国建国6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洗礼,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把中华民族几代仁人志士民族复兴的美好意愿逐渐变为美好现实的伟大实践,中国正站在一个由大国走向强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豪迈地走在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文化建设、发展进行了专题集体学习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会上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作了具体部署。总书记的这一指示,言简意赅,揭示了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元命题。确实,文化既不能保暖也不能果腹,但在我们逐渐拥有了相当的物质财富以后,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要如此重视发展文化呢?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文化作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呢?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无法形成大方向一致的共识,就会严重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

        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首先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作为全世界唯一经历了几千年严酷的自然灾害、连绵不断的战争,始终没有切断自己一脉相承的魂魄而完整保留下来的文明古国,能傲视着太平洋的万顷碧波,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所依赖的正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积健为雄,充满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中华文化。在八年抗战的烽火岁月中,中华民族能战胜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能和全世界人民一起赢得战胜法西斯的伟大胜利,文化在凝聚四万万中华同胞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激越的旋律,点燃了国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京剧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孤岛”上海文化人不畏强暴的铮铮铁骨。甚至被认为是象牙塔里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研究,也焕发了一种喷薄而出的巨大文化力量,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都在如漫漫长夜的历史中勾勒出了鼓舞中华民族争取抗战胜利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始终无法忘怀的记忆是,在天灾人祸夹击下的上世纪60年代的艰难岁月里,我们高唱着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走在大路上》,克服、战胜了今天难以想象的严峻困难。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路走到今天,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三十年经济奇迹,走出了与先发现代化国家不同的道路,文化的功效也不可磨灭。谁也没有想到,话剧《于无声处》、《丹心谱》、《报春花》,小说《伤痕》、《班主任》,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掀起的思想浪花,最后汇成了改变当代中国历史进程、改变13亿中国人民命运的时代巨浪,成为激励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冲决思想牢笼的精神风暴。

        13亿人,没有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是一盘无法聚合的规模宏大的散沙。更何况,在一个资源相对稀缺但人口众多的大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将会面临无数难以预料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克服、战胜这些困难,需要文化唤起我们内心的力量。

        文化的“用”,是非功利之“用”。文化是长期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对精神境界、思想情操的潜移默化。文化滋润、雕刻着人的心灵。对于物欲横流、心绪纷扰的现代人来说,先进、科学的文化使冷酷变得温暖,无动于衷变得充满爱意,平庸琐碎变得诗意盎然,贪婪变得节制,空虚变得充实,浮躁变得沉着,脆弱变得坚强,阴暗变得光明……用我们古人的讲法,文化的“用”是“无用之用”;用文化学家的话来说,文化让人在智力、精神和审美方面变得更有“教养”。用社会学家的话来说,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器,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稳压器。

        同时,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了30年以后,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能源和资源,而限制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是创新能力的不足。文理分科,过度细化的学科设置,使我们失去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光华四射的才华和灵光乍现的科学创造力,使我们难以跨越横亘在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之间的门槛。科学创造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自由腾飞翱翔的想象力,而人类最丰富最大胆的想象都集中在那些最杰出的艺术作品中。试看屈原的《天问》,人们可以感受到2000多年前我们的诗人就能如此敞开心扉地面对浩瀚的星空,一口气提出了那么多让每个人终生着迷,让人类永远探索的充满无穷想象力的问题。今年7月30日被称为中国力学之父的钱伟长先生去世。国人深情凝望“三钱”最终消失在茫茫历史中的背影,回顾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其中,除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对祖国终生不变的赤子之心,还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他们从年轻时代起就打下的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悲哀苍白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没有根基没有力量没有前途的国家。我们需要文化,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人是“单向度的人”。我们需要文化,是因为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社会,是短腿的没有发展后劲的社会。为了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一个拥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朽文化经典的民族,一个拥有孔子、老子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民族,也完全应该和能够用当代伟大灿烂的文化创造,去点燃13亿中华儿女心头理想主义的精神火炬,去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主任、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