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到今年9月,审计署组织了18个特派办对山东、江苏等20个省、区、市,连续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一年内对同一项目连续安排两次审计,这在审计署审计计划的安排上还不多见。”负责组织和协调节能减排审计的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司长黄道国说,“一方面表明了审计署对节能减排审计调查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节能减排形势的严峻性。”
今年9月1日起,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热电企业脱硫补贴电价政策,对装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公共燃煤热电机组,兑现每千瓦时1.5分的脱硫优惠电价,并对脱硫设施投运率进行考核。“此前热电企业脱硫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审计发现后提出了有关建议,极大地调动了热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地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特派员李玲说。
黄道国司长把审计提出的政策建议方面的“帮忙”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审计的反映和呼吁,促进国家差别电价和脱硫电价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通过审计,促进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及时拨付,促进加快了重点节能工程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建设;三是通过审计,督促地方更好地贯彻执行了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四是通过审计,纠正了一些地方出台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政策的做法。
在南京和南通市开展节能减排审计时,江苏省审计厅将南京和南通市审计局参审人员统一编入审计调查组,加大了审计调查力度。除了与县、市审计局合作,江苏省审计厅还选调了8名审计人员参与南京特派办审计调查组,共同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调查。
“联合审计整合了审计资源,实现了审计信息共享,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是创新项目组织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江苏省审计厅副厅长李荣荣说。
节能减排专业性强,而审计人员多以经济类专业为主,对工艺、设备及相关指标了解不够。在对某获得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项目进行审计时,审计组聘请了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专家对节能量进行审核,发现了项目多申报节能量的问题。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副特派员倪志伟说:“外聘行业专家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疑点发表专业意见,加大了审计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审计风险。”
审计表明,节能减排资金管理使用总体规范,效果明显。各级主管部门不断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激励机制,将资金安排与节能减排效果挂钩,严格监督检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30多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初步构建了财政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促使淘汰落后产能、十大节能工程建设和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等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审计已督促拨付滞留专项资金4.48亿元,归还挤占挪用资金4350万元,追究相关单位及9名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