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是一道世界难题,面对这道难题,各国奇招纷呈。
英国:限制私家车接送孩子
为了解决交通拥挤,伦敦市政当局从2003年2月17日开始,对进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车辆,从早晨7点到下午6点半征收5英镑的“进城费”。提高燃油税也是英国限制汽车使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英国统计显示,每逢学校放假,英国主要街道高峰期堵车数量减少五分之一。为缓解每天早晨上班高峰期交通阻塞,英国政府准备采取措施,限制家长每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
奥地利:私人轿车规矩多
在奥地利维也纳,交通规则对私人小轿车的束缚和限制明显多于其他交通工具。小轿车不仅不能和自行车、行人抢道,而且不允许随便超越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在拥挤时要给超市的送货车让路。而停车的规矩就更多了,而且一旦违章停车,任何受到影响的人都有权打电话通知警察把违章车拖走。
德国:消除“高峰”时段
柏林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说:“我们这里基本上不存在堵车的问题。有人可能会在早晨被堵上一会儿,但保证不会超过10分钟。”关于“高峰”问题,柏林交通管理局说,这样的情况当然有,但正在逐渐消失。以前所有机关和公司的工作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德国人逐渐认识到,在堵车中浪费时间是不明智的,早上班和早下班则非常有益,错峰出行可以避免统一时间下班后造成的交通拥堵。
芬兰:用手机测流量
在芬兰,汽车在城里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在郊区居民点以外路段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芬兰司机认为,拥堵正是低速行驶造成的。为了解决堵车问题,芬兰交管部门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同建立了新的交通流量监测系统。该系统统计司机和乘客的手机数量,路上每隔4.5公里就要设置一个跟踪手机移动情况的传感器。该系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来确定交通工具的平均时速和交通流量。收集到的路况信息会及时发给电视台和电台,及时提醒司机们绕行。其实,道路拥堵在芬兰是相当罕见的现象,芬兰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从不晚点,而且几乎昼夜运行。
韩国:少驾车者停车费可打折
韩国是世界上人均汽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韩国政府为解决堵车问题采取了三种办法。第一,鼓励放弃私家车,改乘公共汽车。第二,为实现道路畅通而建设高效的基础设施。第三,建立路况信息系统,使驾车者能够绕过拥堵路段。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例如在首尔,乘坐地铁几乎可以到达市内任何地点,地铁还与郊区电气列车站相连,从远郊区到市中心非常方便。如果韩国人表示自愿每周少开一天车,他的车就会被贴上一个标签,凭这个标签在停车和经过某些收费隧道时可享受费用折扣。韩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建造多层立交桥和可以高速通行的高架桥以缓解交通状况。
(本报记者冯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