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08日 星期五

    永远的新天地

    ——上海世博会上海馆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08日 05版)
    上海馆的入口是一扇原汁原味的石库门造型。石库门正成为上海城市的符号和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刘新武摄

        上海人对“石库门”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石库门建筑是上海近代以来最典型的民居建筑,以其中西合璧的海派建筑风格独领风骚。作为历史文化空间,石库门里弄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作为市民生活空间,石库门里弄生活是上海城市生活的缩影和宝贵记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石库门”正成为上海城市的符号和文化品牌。 

        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上,东道主的展馆就以石库门造型为主要元素。

        石库门雅致而庄重。推开这扇简约朴素的门,一个灵动、现代的上海,一个智慧而又独具魅力的上海,展示在人们面前。“永远的新天地”——上海馆的主题是一个让所有人能找到归属感的主题,也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诠释。

    三个空间的奇妙体验

        上海馆由外墙、等候区和内场三大空间区域组成,分别展示更有魅力、更为融合、更加智慧的上海,表达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理解。

        来到上海馆,奇妙的体验从外墙就已经开始:随着5000块三棱镜分毫不差的转动,长达33米、高7米的巨型外墙发生瞬间变换,“永远的新天地”、“上海祝福你”、“世博之城”三个主题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上海馆主外墙是名为“上海看不完”的像素墙,15000幅摄影作品由上海市民齐心协力创作,通过“公众参与、共同创作”的立意,用视觉形态高度浓缩上海的城市变迁和建设成就、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讲述上海分分秒秒不经意间就会错过的故事,演绎每个人心中的上海。

        这些关于上海的照片,通过数控机电一体装置拼合组成。5000块三棱镜组成,每块镜上按主题放着三张冲印的照片,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主题。甫一入目,是5000幅照片组成的这一面这一个主题,少顷,5000张照片在瞬间同时变换成另一面另一个主题,景象蔚为壮观。 

        走过外墙,通过一个石库门造型为空间设计主导的等候区域,参观者就进入了上海馆内场等候区。正面,一堵巨大的影像墙,多彩的屏幕上不间断地播放“上海协奏曲”等短片。在世博会形象大使、著名钢琴家朗朗昂扬激越的琴声中,呈现在参观者眼前的是一个最当下、最真实的上海,一个搏动着都市节拍的现代上海。

        当参观者还沉浸在浓浓的现代上海氛围中时,眼前的上海影像将转换成一扇巨大的移动门,将人们带入上海馆的神秘内场,遭遇一场更为奇妙的8分钟体验:作为上海馆演绎展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音画诗篇“永远的新天地”(Shanghai Forever),将通过六自由度动感平台与360度环幕与天顶影像充分融合互动,带给观众一次全方位的感官“旅行”。 

    高科技撑起震撼剧场

        步入展馆内场,观众便会踏上一个安置于轨道之上的“船舷”,这个“船舷”为圆形,直径达7米,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是一个可以实现进退、升降、旋转等复杂运动的六自由度动感平台,平台四周环绕着面积达550平米、360度与天顶无缝融合的半球形影像空间。观众在船舷造型的六自由度动感平台上,升降、前行、旋转,仿佛乘坐在各个时期的“交通工具”上,展开一段穿越时空的上海之旅。

        六自由度动感平台一次可容纳60位观众,在历时8分钟的影片中,观众将乘坐虚拟的海轮、马车、直升机等交通工具,随着影片内容的转换,平台将进行不同方式的运动,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轮船的晃动,马车的颠簸,以及直升机的俯冲和旋转。在这首特殊的光影交响乐中,观众将回顾百年上海的浮光掠影,更能看到上海人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形态。从遥远的上海滩到上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从上海解放到改革开放;从浦东陆家嘴到虹桥枢纽,直至未来上海——绿色之城“森林中的城市”。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走出上海馆时,如此评价:“太惊奇了,8分钟时间让我看到了上海的历史和未来,我很感动。”

        不只是洛塞泰斯。开馆发来,观众在上海馆留言处留下厚厚几十本留言簿。每一个从上海馆里走出的人,从8岁孩童到耄耋老人,从“老上海”到外地游客,统统都在说:“值!” 

        值在哪里?高科技让游客享受震撼体验,但真正让人们感动的,是上海馆承载的“上海精神”。 

    海纳百川成就独特创意

        高科技支撑起一个震撼剧场,可是用什么来表达上海?上海馆独辟蹊径:让游客在小小场馆里乘坐不同交通工具,进入不同时代的上海,与城市紧紧相融。灯光暗下,航程启动,你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了。乘着小渔船,穿过芦苇荡,来到最初的小渔村;骑在马背上,一瞥跑马场旧时光景;坐着叮当车,畅游十里洋场;骑上自行车,接自己的爱人回家;转眼间,巨型油轮、直升机载你“上天入地”。

        影片总导演胡雪桦说,“国际上,这种结合了如此之多高科技与艺术形式的剧场艺术尚属首例,我们还没有给它命名。只知道做之前,一切未有过;而现在,这个360度感官数字音画空间就在你的身边。” 

        上海馆创意从2008年开始征集,4万余件作品和建议要遴选出几十份,邀约60多家专业团队提出专业意见,并经过十几轮的反复修改,最多一轮修改稿多达30几份。 

        创意确定,通过上海馆筹建办公室的组织和协调,中国人、德国人、瑞士人、奥地利人、美国人齐聚上海。来自德国的团队负责搭建六自由度动感平台;来自美国的制作团队跑遍整个上海,记录下各种交通工具的震动与节奏;奥地利团队负责将各个展示内容集中起来,他们派出金牌总控程序员后,又邀请了一家德国专业测量机构帮忙。 

        “联合国”的团队,造就的是拥有全球视野和世界水准的作品。 

    默默奉献造就“上海效率”

        丈夫骑着自行车接在纺织厂工作的妻子下班,妻子甜蜜地靠在丈夫身上,闭着眼睛。

        “吃力吗?”丈夫关切地问。 

        “勿吃力。”妻子笑着回答。 

        这个画面,这句台词,感动了无数观众,让他们眼眶湿润。

        这座城市里的人,每天都在奔波、在努力,累不累?累,但是话到嘴边,说出来的是“勿吃力”。这就是上海人默默奉献,又乐观豁达的精神写照。 

        上海馆充满高科技的展示手段,通过一个个直指人心的细节,通过传递这座城市的精神,与观众产生共鸣。 

        这样的城市精神,同样体现在上海馆的建设过程中:所有龙骨架4天一次成型,全部采用可循环使用的螺丝拼装,没用一丝明火;六自由度动感平台的零部件从德国运抵上海后,海关当天查验通关;施工人员白天搭建,质检人员深夜测试,24小时不间断工作……惊人的“上海效率”背后,是所有建设团队充满激情、不辞辛苦的信念。 

        “永远的新天地”充满了精彩,而在上海市民看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上海馆远不止600平方米,上海馆就在整个大上海。6000平方公里的“上海馆”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上海、热情好客的上海,充满活力的上海,一个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