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30日 星期四

    一个起点 一座平台 一粒种子

    作者:张颐武(评论家、文化学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30日 04版)

        我曾在世博园新闻中心参与世博活动,在演播室中看见黄浦江两岸世博园的瑰丽景色。看着争奇斗艳的场馆和如织的游人,内心感受到,世界凝缩在上海,上海在展开世界的画卷。

        我们可以看到,世博会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新的象征性的起点,一个世界各国跨文化沟通、世界和中国在一起共同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今天的中国需要这样的时刻给自己和世界一个新的对于未来的期许。这个时刻展现的是世界和中国一起前进,而中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改变世界的新的历史篇章;这个时刻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上海世博会既是中国在上海的平台上向世界的展示,也是世界在上海的平台上向中国的展示——我们需要这个平台。回顾世博会和中国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有其复杂的历史纠结。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之下打开国门,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1851年世博会开始的时刻,中国人就已经参与了世博会。早期的世博会是西方工业化发展到很高水平后的一个展示平台,也是西方开始在世界水平上展现自己实力和影响的盛会。刚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通过世博会,看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感到自己需要变革、需要发奋图强。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在争取独立富强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很深的民族悲情。我们对西方有两种心态:一方面要与列强抗争,争取中华民族的复兴;另一方面是向西方学习,改变自己,探索融入世界的新的可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有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从参与世博到举办世博所展现的正是中国快速前行的历史轨迹。

        最近人们经常谈论所谓“巧实力”,就是以巧妙的方式将硬实力和软实力接合起来。世博会正是各国“巧实力”的展现。这次世博会的主题结合了环保、低碳的话题,融合了人和环境、人和人的和谐的观念,结合了人类对未来的畅想和追求。可以说,上海世博会对各个国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上海这个平台正展示着各国最好的创造力。

        世博会也给中国人种下追求美好生活的种子。它的启发性很强,有两个方面的启示特别值得重视:首先,在“巧实力”的展示方面,我们在努力。毕竟我们刚刚起步,经验上不如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但我们有很深的文明底蕴,这是我们的优势。其次,中国本身正在经历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要展现出这次世博会所追求的美好理念,让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中国公众和社会的追求。

        从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到这次的世博会,中国已经通过这样的仪式向世界昭示了自己在发展进程中的新的形象。如果说,奥运会让我们展现了中国人的力量和愿望,那么世博会则在新的平台上让我们和世界有了更美好和轻松的聚会,让我们有心情思考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