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29日 星期三

    思想芬芳 依然浓郁

    本报记者 邢兆远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29日   04 版)

        2010年9月28日,孔子故里曲阜,阳光灿烂。孔庙的神道庄严大气,两侧桧柏郁郁葱葱。朗朗的诵读声,越过城墙,穿过树林,在碧空萦绕。高高的万仞宫墙上,悬挂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条幅。

        上午9时许,在典雅的音乐声与悠扬的钟声的和鸣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为庚寅祭孔大典揭示主题,济宁市市长张振川恭读了祭孔主题铭文。接着,庙门徐徐开启,在“不知礼,无以立”的诵读声中,来自世界各地2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嘉宾整理好衣冠,步入孔庙,以虔诚之心来感悟儒家的智慧,开始了一次思想之旅、心灵之旅。

        在优雅、大气、庄重的音乐声中,万仞宫墙之门徐徐打开,步入以乐曲命名的金声玉振坊。立于此地,向孔庙纵深望去: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大成门,直至大成殿,像一个个跃动的音符,组成一支气势恢宏、博大精深、和谐流畅的思想之曲。朝拜的人们在这缓缓流淌的乐曲中,在感悟和合的哲学、仁义的伦理、纯净的人生。

        进了大成门,来到传说是当年孔子讲学的杏坛前,人们纷纷瞻仰起“先师手植桧”,似乎是在聆听起圣人的演讲。此刻,童子们朗诵论语的声音响起,记者不由想起朋友孔令绍挽着孙子的手说的一段话:“这杏坛前的桧柏枝繁叶茂,可能是‘先师手植桧’繁衍的后代。有了传承,生命才会延续,历史之树才会长青,这就是宇宙的自然法则。”

        从杏坛北望,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的竖匾上有木刻贴金的3个大字“大成殿”,高3.35米的孔子塑像坐在殿内正中。上午10时许,公祭孔子大典仪式在大成殿前开始,舞乐响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第九届、第十届副委员长许嘉璐,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以及海内外的各界人士分别向至圣先师敬献了花篮,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恭读了由许嘉璐先生撰写的祭文。祭文中语:“文明对话,五洲共愿;仁恕之道,日益播散;促进和谐,中华奉献。”一个“和”字,升华了祭孔的主题,承载着责任与使命。

        (本报曲阜9月28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