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29日 星期三

    地方高校怎样国际化

    张奕 庞明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29日   10 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为我国教育的国际化之路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每个学校、每个部门在具体实践与探索中,还要根据自身实际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道路。在我国高校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地方性大学,承载着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功能,在地方和区域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那么,地方性大学如何走好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呢? 

        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人才的学校,结合其近年来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开展的工作,可以展开对“地方性大学如何走好国际化之路”的探讨。

        一所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上。北京联合大学的定位是为北京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而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其需要的人才要有国际眼光、国际视野以及适应国际化的能力,北京联合大学通过国际合作,搭建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北京产业结构发展需要,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充分发挥位于北京CBD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并做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相关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专业,在此基础上强化在办学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学院内涵发展,提升了学院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学校还结合北京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多项中小企业研究,为北京众多中小企业服务。2009年,北京联合大学还与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澳大利亚东方教育论坛共同举办“2009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论坛”,赢得了好评。

        针对北京旅游服务业发展需要,1995年6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与法国克里西勒内-奥弗莱饭店旅游管理学院合作办学。15年来,双方合作的内容、形式不断深化拓展,互派学生或企业厨师长达600余人次,所派学生回国后均成长为首都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双方的合作取得“传递友谊、合作共赢、推动发展”的丰硕成果,被双方教育主管部门誉为“中法学校合作”的典范。

        服务地方的过程,也促进了地方性大学的教学改革。如学校组织参加了由德国、马来西亚、爱尔兰和中国四方合作开展的欧盟DCCD项目,该项目最早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关于课程开发的,我校管理学院将其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进行了拓展,将德国职业教育的思想,从企业开发、科学培训的角度,应用到管理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方向,尤其是将企业能力建设、企业组织能力、企业人员测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这些方法和活动引入到企业管理学学科建设之中。

        学校与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合作,由我校国际交流学院牵头引入对方8门课程,由对方教师在集中的时间进行授课。并结合学校的培养计划,制定新的培养计划。部分课程完全采用对方的课本和大纲,目前有29人参加本项目。另外,学校特殊教育学院参加国际聋人高等教育网络项目“PEN项目”,利用该项目组织了聋人多普广告设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聋声。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之路推进了“应用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课内外及校内外合作培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展了全英语/双语教学的专业面,引入并开设平台课程、继续深化考试改革、开展中外应用性大学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等。

        虽然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程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际上高水平大学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学校今后将加大引进并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开设国际化双语课程、找好合作办学的结合点,拓宽合作办学领域等,缩短与国际上高水平大学标准的差距。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