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28日 星期二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思考

    ——评梁若皓《资源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

    张有智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28日   07 版)

        针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产生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多数均集中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上,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关注得相对较少,特别缺乏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的研究。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梁若皓先生的《资源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一书正是针对上述理论和实际现状,从我国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出发,借助于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在大量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论证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借鉴国际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先进模式和经验,综合考虑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及资源约束对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立足中国现实情况,力图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是该书研究的出发点。所以,梁若皓在书中首先描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的现状,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归纳总结,得出“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是问题的主因,该问题将可能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约束瓶颈”的论断。鉴于此论断,提出包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产业布局、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建立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园区和加强矿山环境恢复和灾害治理等六条对策建议。在上述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该书展开如下三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1、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影响:从系统的视角首先论证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功能。随后,以制度经济学为工具,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问题,从外部性、非凸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多重角度剖析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方式与途径,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解读生态环境影响变迁,揭示矿产资源开发复合生态系统作用机理。此外,还以生态环境价值理论为基础,借助多重生态环境成本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三层次三阶段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成本评价体系,为矿产资源环境损失的评判提供了一个“范式”。

        2、矿产资源生态与区域经济发展:针对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其经济表象,归纳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均衡发展理论和不均衡发展理论,指明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理性选择。基于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生态(Environment and ecology)和发展(Development)之间的关系,利用Logistic曲线定量化描述矿产资源主导型区域PRED系统演化,为“恶性循环”及“资源诅咒”的规避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分析,总结出市场运作、政府主导和专职委员会负责等三种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模式,为我国矿产资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3、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构建:本部分为全书的核心内容。基于前两部分研究结果,该部分首先界定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的影响因素,通过典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定量化计算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同时提出一个矿产资源代际配置模型,以实现矿产资源在不同代际的公平配置,避免短期行为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随后,研究资源约束下的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在对矿产资源消耗演化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给出一个区域生态经济系统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生态预警模型。最后,总结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运行特征,分析系统的演进过程及其战略选择。从现实的视角出发,构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基本框架,确定系统的运行协调机制,从而将理论研究结论转化为可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的实用成果。

        纵观全书,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书首先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出发,归纳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随后的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随后,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以及矿产资源生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协调系统;最后,以山西省安泽县为实证对象,探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机制,将理论研究回归到实际现实中,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确保研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第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鉴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仅用某种单独的研究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该书使用了多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配合运用,使得该书可以从多视角、多层次揭示问题的外在表象和内在特征,进而得到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结论。第三,国内外理论及现实情况的对比分析。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中,当前所面对的资源开发和环境生态问题,在许多发展达国家都曾出现过,所以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能够为我国相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基于这一思路,该书在第一、二、三等多个章节都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将其应用到国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在第三章第四节,作者还详细介绍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区经济转型和生态保护的实际经验,据此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