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苏州9月21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钟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衣柜里也许会出现可以自动播放音乐的外套,能够读书的睡衣、能够读出人体心跳和呼吸频率的衬衫……”这种智能服装是一种由互相联通的电子原件织成的织物,是可以“穿在身上的电子产品”,而织物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一种超强纤维材料——蜘蛛丝。这是日前在苏州大学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丝绸会议上传出的消息。
据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向阳介绍,研究发现,蜘蛛丝和蚕丝在氨基酸序列上很相似,但蜘蛛丝在强度、韧性、超疏水性、超亲水性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使之成为备受瞩目的新一代多功能智能天然纤维,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智能化产品。同时,随着纳米及杂化材料的进展,智能化纤维及织物将出现“器件化”趋势。一件衣服能同时播音乐、放视频、调节温度,甚至上网冲浪,未来的服装将成为真正的“多功能便携式高科技产品”。
刘向阳说,自然界很多生物的天然特性都可成为以后纺织品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蝴蝶翅膀、孔雀羽毛等上面永不褪色的色泽,带荧光的生物体等;利用诸如此类生物的超常特性研制而成的多功能智能纤维,可以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永不褪色、阻挡激光等诸多特性。
据了解,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潘志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蜘蛛丝成丝机理和人造蛛丝纺丝装置研究,早在2005年就已成功研制出蜘蛛丝无纺布,她所制作的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粗细都小于100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