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9月17日电 9月16日傍晚,记者走进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在《村里这点事》演播室,看到几位农民正在排练节目,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位大妈乐呵呵地说:“演戏的都是村里的人,演的都是身边的事儿”。农民频道总监刘丽萍介绍说:“《村里这点事》每天在黄金节目播出,收视率超过了大部分电视剧。在改革创新中,走出了一条服务农民、体现媒体责任的新路子。”
“在河北广电系统,像《村里这点事》这样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博得社会广泛好评的栏目还有很多。”说起广电系统的名牌栏目,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杨慧如数家珍,“河北卫视《读书》开播10年来,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近40项;河北电台《河北新闻》在300多个被调查节目中,收听率始终位居前10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多年来不惟经济效益,坚守责任意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注重提高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结果。”
媒体的品质和方向取决于媒体人的价值观念和理论素养。河北广电系统坚持强化学习培训,从思想上筑牢责任媒体之本。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为必读教材,通过实化学习载体、细化学习内容、严化学习要求,培训业务干部4000多人次,使大家普遍认识到做负责任的媒体,不仅是党和人民的要求,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习培训使责任意识成为河北广电系统每一个从业人员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实新闻立台,从内容上夯实责任媒体之基,成为他们的自觉选择。局党组提出:“越是改革,越要强调媒体责任”,使“责任媒体”意识深深扎根在频道中。
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除倾力打造《河北新闻》、《河北新闻联播》两个拳头新闻节目外,还根据形势需要,即时编播制作专题节目,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去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北经济的冲击明显显露,社会一时出现忧虑情绪。河北电视台有针对性地制作系列专题节目《信心09》,集中展示一批高新产业化“危”为“机”的情况,增强了人们的信心。他们还相继推出《春动河北》、《瞰河北》、《直播京津冀》等一批视角新颖、思想深刻的栏目,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不仅是新闻报道、专题栏目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有的节目都有同样的职责,这是河北广电人的共识。河北电台《阳光热线》2002年开播以来,参与节目的省直部门有63个,走进直播间省级领导达到15位,厅局负责同志超过680名,播出节目2700多期,解决听众反映的各类问题5.6万个,仅为群众退还各种不合理收费就达2.5亿元,被誉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提出每个节目都要“贴地皮儿”、“接地气儿”,真正着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该频道推出的《农博士在行动》、《村里这点儿事》、《非常帮助》等节目,把演播室设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被农民群众称为“咱老百姓自己的频道”。今年3月,在《综艺》杂志和搜狐网联合举办的“年度节目评选”中,《村里这点儿事》入围“全国地面频道节目20强”。
金秋时节,河北怀安县乔家房村村民刘连贵看着硕大的玉米穗乐不拢嘴,“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农博士在行动》推荐的玉米新品种,肯定要让我们丰收了。对农民频道推荐的产品,咱们农民实打实相信。”“广播电视业的生存肯定离不开广告,但对背离核心价值体系的节目、广告,不管收视率多高、经济效益多好,坚决关停!”河北省广电局宣传管理处处长王剑挺介绍,他们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两年来共查处涉嫌违规节目128个,停播违规节目82个、各类虚假违法广告960余项、违规电视购物节目5套。因拒绝虚假低俗广告,减少了至少2000万元收入,“这种 ‘脏’钱,一分不挣都不足惜!”王剑挺说。
坚守社会责任,真正为民服务,就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市场的认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多年来,正是在《阳光热线》等一批主流栏目的带动下,河北电台的广告收入由最初的4000万元增加到去年底的1.4亿元。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广告创收由最初的500万元增加到去年底的938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2亿元,在全国对农电视频道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专业特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