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7日 星期五

    要注重新农村休闲文化建设

    作者:张永红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7日 09版)

        有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农民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长达5小时之多,虽然“双休日”、“带薪休假”等制度对农民不起指导和规约作用,但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农业耕作方式的特殊性,农民实际上拥有为数不少的自由时间。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这日益增多的自由时间,注重农民休闲文化和休闲品味的提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民的休闲方式与“文化”相去甚远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转变。这种改变的突出表现是广大农民用于生产劳动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休闲时间增多。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农村,积极健康的公共休闲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健康、积极的公共休闲文化活动严重式微。过去,在少有的农闲时节,农民们会开展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娱乐活动,舞龙,舞狮,赛龙舟,扭秧歌,赶庙会,唱戏,评书,跳绳,下棋……自娱自乐的活动往往还以比赛的形式出现,参与者众,热情颇高。然而,现在众多农民却对各式各样集体活动表现得异常冷淡,不但茶余饭后民俗文化活动难觅芳踪,即使是一些大型的节日、纪念日,农村也显得异样的平静与冷清,传递节日信号的好像也只有电视这唯一的载体。其原因在于农村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相对比较短缺,而网络、电视的迅速发展使家庭成了重要的休闲单元。于是,洗洗刷刷、看看电视然后上床睡觉成了很多农民的休闲方式,众多农民的休闲生活只能用单调乏味予以概括。

        目前,许多农村的公共休闲文化产品比较少,而众多农民也缺乏对文化的主动追求。如前所述,看电视是众多农民的主要休闲方式。据“你最钟爱的电视节目”问卷调查显示,排在首位的是各种各样的娱乐、选秀节目,其次是电视剧,法制、科普节目排名十分靠后。调查同样显示,除家中有小孩上学需要买一些学习和课外书籍之外,一半以上的农民家庭近5年没有买书订报的开支。有农民反映,闲来无事时,偶尔也会拿孩子的书翻翻,但因为看不懂而从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可见,很多农民在自身的文化支出上十分抠门。然而,这种“抠门”并非由于收入少,牌桌上的慷慨与书桌上的吝啬形成鲜明的对比。茶余饭后摸一把麻将是不少农民每天的必修课,参与者之多让人咋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有不少类似于“茶吧”、“网吧”的娱乐室,这些娱乐室一般设在农民家中,不挂经营牌照,但服务全面周到,每天有专人用摩托车接送顾客(玩牌者),提供中晚餐的全套服务。其实,以麻(将)设赌、玩物丧志只是农村休闲方式的一个缩影,一些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在广大乡村也有死灰复燃之势。这些都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

    丰富和提升农民的休闲文化是当务之急

        休闲文化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张驰有度,劳闲结合,物质和文化从来都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和提升农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增加公共休闲文化产品供给。一要转变观念。当前,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生产发展、村容整洁”这样一些硬件建设,而对包括休闲文化在内的“乡风文明”软件建设,却关注甚少。一些地方领导固执地认为,休闲文化是都市人的追求,农民要的是经济实惠。加强农村休闲文化建设,首先必须转变厚“硬”薄“软”、重劳轻闲、尚物质轻文化的观念,强调休闲不是挣来的“福利”,而是人的基本“权利”。尊重农民的休闲权,并在休闲中灌注精神文化内核,方能展现“乡风文明”新农村风貌,展现新农民的精神品格。二要增加供给。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资金紧张是不争的事实。增加公共休闲产品的供给必须千方百计突破资金瓶颈,各地可采用财政拨一点、集体补一点、群众捐一点相结合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提供休闲场馆,修缮民俗文化设施,充实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的文化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乡镇文化设施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充其量是服务了乡镇文化设施所在地周边地区少数农民,甚至出现服务对象不是农民而是乡镇工作人员的尴尬局面。因此,建议乡村休闲文化建设最好以村组为单位,通过培育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户、文化大院以及举办民间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和提升农民的休闲文化生活。

        加强休闲教育。首先加强休闲技能教育,部分农民农闲时“闲得无聊”甚至无聊滋事与休闲技能的缺失不无关系。当然,针对农民的休闲技能培养应以不花钱或少花钱为原则,以弘扬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为主旨。几十、几百元一次的休闲项目,广大农民既不会“行动”也很难“心动”,暂时不应列入休闲教育的范围。其次,加强休闲道德教育。爱因斯坦曾说:“光有知识和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越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要使人们享受幸福和优越的休闲生活,休闲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技能的培训和信息的提供,而是阐释休闲的自由和生命的价值,在休闲中构建人类伦理道德规范,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第三,加强文化知识和农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知识和技巧。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教育本不属于休闲教育的范畴,我们可以称之为闲暇中的教育,此种教育不以休闲为目的而以工作为初衷。然而,劳动与休闲本是一体两面之事,学习和教育从来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对文化弱势的农民来说显得尤为迫切。据估计,目前全国约有70%早已成熟的农业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利用闲暇时间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既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技能,也为提升农民的休闲文化水准增添了举足轻重的砝码,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丰富农民的休闲生活,提升农村的休闲文化水准远非以上两方面所能涵盖,强化文化制度规约,加强城乡文化互动,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农村的休闲文化产业,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意。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