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7日 星期五

    激活“水脊”救运河

    作者:本报记者 邢兆远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7日 06版)

    编辑部:

        近日,记者来到京杭大运河海拔最高点的山东省济宁市南旺镇,往南望去,碧波荡漾,一艘艘船只顺流南下;向北逡巡,河床干涸,荒草丛生,水早已断流。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是“运河的分水岭”,也叫“水脊”,明初在这里建起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破解了大运河越过“水脊”的难题,使大运河全线畅通无阻五百载。这一古代水利建设的奇迹,可以与“都江堰”比美!可惜,近百年来,它遭到毁灭,水运在此中断。“水脊”以北的运河,因断流而丧失了功能,生态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大批文物被损,昔日繁荣与风采难觅。

        近几年,激活运河“水脊”的呼声很高,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水利专家也多次光顾这里,提出“救治”方案:在东平湖的北端建提水站引来活水,恢复位于水脊位置的‘戴村坝——小汶河——南旺闸’河水运行,让水既可北流,又可南下,实现南北分洪流水的自动调控体系,将南四湖、东平湖、济宁至梁山的运河段等连接在一起,并在北端开通穿过黄河的隧洞,就可以实现京杭大运河的全线畅通。

        救治方案已绘就,社会各界也都在期盼,然而诸多障碍挡住了“水脊”复活的脚步。从管理体制上说,多年来始终没有一个组织来通盘考虑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问题,不同行政区域、不同主管部门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比如救治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起到重要作用的汶河,就超出了南旺镇的范围,而戴村坝更是越过了济宁市的地界,是泰安市管辖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沟通和协调;其次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保护规划,与济宁市、山东省乃至整个运河全线的保护规划需要有一个有效衔接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破除体制障碍,是解决一系列难题的关键。

        “水脊”上的运河故道、南旺分水设施、龙王庙建筑群等,文物古迹众多,但历经风蚀人损,这些都遭到严重的损坏。令人忧心的是,对这里的考古及其研究工作仍然滞后,应当说家底还不是很清楚。激活“水脊”,既有效保护文物,展示原有建筑历史风貌,又能惠及当今百姓,这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有识之士提出,要在对现存文化遗产的家底摸清后,以人与环境共生、天人合一的理念,科学地进行整体规划。编制出‘大南旺’的遗产保护规划,以此为基础进行保护、开发,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能够成为今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明年是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诞生600周年。记者认为,要以纪念这一伟大工程的诞生为契机,可以通过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其昔日风貌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形象地展示分水过程,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老百姓一目了然,以此吸引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保护与开发。

    本报记者 邢兆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