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8年底花费两千多万巨资推出京剧《赤壁》后,国家大剧院今年又称将以前所未有的四千万投资,将老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成话剧搬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四千万的投资,在中国戏剧界,是创纪录的豪举。在戏剧的大投入大制作咸为业内同仁诟病的当下,这个吓人的投资额无疑是极能吸引眼球的话题,但这话题却并不轻松。如何理性客观地看待与评价戏剧的大投入大制作,是一门成果还显得十分荒芜的大学问;而且,如何通过大投入大制作创造高质量且能够在市场中获得高回报的戏剧精品,更是一门亟需补修的课程。
戏剧领域的大投入大制作并非始于今日,古代宫廷演剧,每每耗费不菲。皇权统治下曾经有过的那些具有标志性的戏剧巨制,固然不可以简单化地一概贬斥,但至少可以说,那种不计成本地花钱的现象,既非出于艺术的动机,也不是艺术领域的话题。然而,除了这类纯粹以烧钱为目标的戏剧大投入,我们还需要讨论商业戏剧时代出现的戏剧大投入、大制作现象。其实,无论是纽约的百老汇,还是伦敦西区,戏剧的大投入大制作都屡见不鲜。就以清末到民国年间的上海为例,大投入也是诸多有商业企图的戏剧制作人的选择之一,不过,这类现象与今天戏剧领域的大投入大制作之间的同异,更值得认真了解与研究。
商业活动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当经营戏剧演出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时,戏剧领域的投资方向与方式,同样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与引导。商业时代戏剧领域出现的大投入大制作现象,其目的非常之明确,那就是希望通过高额的投入,创作艺术质量超乎寻常的优秀作品,以赢得尽可能多的观众、尤其是文化消费能力较强的高端观众的青睐,由此获得那些投入资金较少的作品或商家无法企及的高额利润。这既是百老汇之类戏剧演出经营商聚集地所经常看到的现象,同时也是好莱坞等地的电影商为人们熟知的赢利模式;尽管资金从来就不能保证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是从商业角度看,大投入大制作能够大幅度提高戏剧和电影作品获得高回报的概率,这是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这也正是商家们愿意大手笔地投入艺术制作的主要动机,因此,在这里,“大”自然有“大”的道理。
清末民初的上海剧场也是如此。京剧的传播与上海的商业演剧几乎是相伴相生的,从最初上海的剧场经营者引进京剧,1867年上海出现第一个京剧戏园满庭芳,到京剧成为这个城市演出市场中最得宠的艺术样式,就是因为有大投入的制作抢占了市场先机。从晚清到民国,上海的京剧之所以蓬勃发展,并迅速形成与京剧诞生地北京可相颉颃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上海的商家在京剧演出方面的投入,远远高于北京的京剧演出经营者。上海演出商令北京茶园和剧场主人咋舌的大投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成为上海京剧崛起的主要动力;相比起北京茶园的主人们惨淡经营的境况,上海的演出商们资本雄厚,所以能在京剧演出上投入巨资,进而创造出海派京剧的辉煌。
但是,上海的演出商们的大投入,在不同时期的指向是不一样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热衷于将资金投入到舞台装置上,于是,新颖别致的灯彩和机关布景,成为京剧舞台上最受关注的戏剧元素。那是由于在这一时期,上海的剧院经营者既没有渠道邀请到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南下演出,而观众们对京剧名家们的了解也很有限,对于那些只图在剧场里看个热闹的观众而言,机关布景引发的新奇感所给予的感官刺激,就是吸引他们走进剧场的最好的手段。然而等到上海的观众们已经对京剧形成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京剧的发展以及资本的积累,也使得剧场经营者们可以北上邀请像谭鑫培、梅兰芳这样的大家莅临沪上,剧场经营者们的投入方向,马上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在清末民初之际,上海京剧演出的经营投入仍然非常巨大,但是由于观众已经逐渐趋于成熟,演出经营商的投入重点,就不可避免地从花样百出的舞台布景转移到竞相用高价邀请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同样,抗战期间,上海的剧场又一次陷入难以邀请到名角的尴尬境地,于是剧场的投入方向,又一次转到舞台置景,各种机关布景又一次大行其道。同样都是大投入、大制作,不同时期,剧场经营者们投入的方向却很不一样,这就是由于观众的需求与欣赏的主要戏剧内容不一样,剧场所能够用以号召观众的戏剧手段不一样所致。
演出市场的经营者们在剧场装置上花了大价钱,并不是说就不能同时邀请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参与演出;在艺术家身上花了大价钱,也并不是说就不能同时在舞台置景上投入。但京剧行里有句俗话,是可以用以为今人借镜的。京剧行里的艺术家和经营者都经常说,某某演员的玩意儿好,哪些戏里的哪些玩意儿“有一卖”,或者说“够一卖”。这就是说,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只要在一场演出中包括了某些内容和要素,观众就会觉得已经“值回票价”,既然艺术家的舞台表演已经让观众满足,舞台上的那些花花草草的文章,就没有多少必要做,这才是商业的逻辑。
如果用这样的视角分析国家大剧院大投入大制作的《赤壁》,就有些值得玩味。我们无法妄度国家大剧院版的《赤壁》数以千万的投资花费在了哪里,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笔巨额投资,绝大多数用在了舞美上。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戏剧大制作,与百老汇的大型音乐剧演出投资有着质的区别,在那里,聘请一流演出团队的费用永远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向。在《赤壁》的投资里,有些是能够看到的,比如说舞台上的那些机关,比如说全剧80%都是全新设计制作的180余套服装,而金碧辉煌的铜雀盛景、火烧赤壁的舞台奇观、长枪冷箭的恢弘场面,这些都是花钱的活儿。而且这些舞台技术的运用,确实煞费苦心。所有这些设计,包括铜雀台在30秒内消失,都督府内高大的廊柱瞬间移动10余米,半分钟内庞大的战船就登场亮相,《赤壁》舞台上变化多端的景物,令人有魔术般的“变形金刚”之叹。这些当然是够神奇的,就是不知道它够不够一“卖”,至少我还没有听说过有观众走出剧场时欣喜地说,看那满台的机关,多么精妙,有机会欣赏这样卓越的舞台景观,已经“值回票价”;更没有听说有哪位观众,因为喜欢这满台的景观,就像当年的戏迷那样,一遍又一遍追逐着买票来看。
开业已两年多的国家大剧院,已在开始打造自己的剧目,并从已推出的剧目看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只不过在打造精品之时,我们是不是还得弄清一点,要怎样花钱才能让这戏值得一“卖”,或者说,在哪里花了钱,戏就已经足够一“卖”。不知道在大剧院的经营者眼里,《赤壁》所吸引的观众,是抱着怎样的审美期待进入剧场的,是为了听于魁智等名家的演唱,还是为了看那满台的机关布景?联想到下一个坊间传说的四千万的《四世同堂》,不知道大剧院会把这笔巨资花在哪里,准备“卖”给观众的是什么?换言之,这大投入,“大”的理由是什么?
简单化地一味反对所有戏剧的大投入大制作,难免有悖剧院经营的经济规律。但是大钱花得不在地方,同样是背离了剧院经营的经济规律。所以说,大投入和大制作,“大”要有“大”的道理。
(本文作者为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