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6日 星期四

    “废地”不废

    ——陕西省农村废弃宅基地变良田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李 倩 王海涛 罗林涛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6日 06版)

        九月,正值秋田快要收获的时候,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的废弃地坑窑整治项目区里果树成林、玉米成片,好一派丰收景象。让人无法想象的是,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壁残垣、深坑高崖的废弃地坑窑村庄。这一切,得益于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项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土地科学领域的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废弃宅基地整治大有可为

        说起农村废弃宅基地的整治,还得从20年前说起。1990年陕西省土地管理局进行了一次全省农村村庄用地调查。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当时全省人均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远远超过115平方米的政策标准,村庄用地面积达791.6万亩,占到了同期耕地数的14.9%。其中,全省废弃宅基地达到百万亩左右,约有半数的宅基地在0.5亩以上,渭北台塬一带1亩以上的宅基地随处可见,如果对这些宅基地加以综合整治,全省即可腾出宅基地85万亩。

        对此,中科院叶大年院士深有感触地表示,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的潜力巨大……通过开展相关系统研究、科学规划和决策,一定要合理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废弃宅基地整治不简单

        说起农村废弃宅基地整治,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拆房子、填坑、平整土地,那有什么难的。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对此,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颇有感触:“农村废弃宅基地整治涉及调查技术、规划技术、施工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就每一项单个技术来说,并不难,关键是要把这么多的技术集成起来,并且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真的并不容易,我们经过近20年的研究实践,才总结出了这套模式。”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解建仓说,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废弃宅基地整治工程的技术含量,只是当作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来做,但后来发现情况远非那么简单。他们根据废弃宅基地集中规模整理和零星整理的层次和功能,提出了“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理后的利用模式”,并构建了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为废弃宅基地整治效果提供了分析评价和决策服务。

    技术集成是把金钥匙

        春种一颗谷,秋收万粒粟。经过20年的坚持不懈努力,项目组最终总结形成了“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及应用”的科研成果。更具有意义的是,这项科研成果给陕西的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陕西省大面积的废弃宅基地整治,正是得益于这套技术和模式,”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燕崇楼高度评价了这项技术和典型模式成果,“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探索出了一条中西部地区废弃宅基地整治的路子!”在业内人士看来,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和典型模式成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实践中来,因而能更具体地指导实践。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近三年来也在从事类似的课题研究。在他看来,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及典型模式的开发和应用,陕西省走在了全国最前面。这套技术集成的综合性高,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推广性、实效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