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6日 星期四

    【西政】精神

    以“西政精神”写发展

    作者:党委书记 张国林 校 长 付子堂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6日 10版)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为全体师生认同和内化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自我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旗帜、大学的品质,是蕴涵于组织内质中引导大学发展的本质特征。大学精神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是大学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象征,更是国家愿景、民族精神、社会意识和大学特色的结晶,是时代发展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大学精神不仅关乎大学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兴盛。

        大学精神是大学普遍追求和独特个性的有机统一。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她有着“科学、人文、自由、批判、独立、创新”的共同内涵,有着以人为本、追求真理与科学、坚持学术独立与自由、开放包容、批判创新的共同特征;作为“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在不同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发展历程、社会文化条件下,大学精神一方面一以贯之地展示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定位,另一方面又无不打上时代精神的烙印。塑造和提炼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使学校的实际特点、发展阶段和目标定位,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相融合。具体来说,一所高校的大学精神,应该继承其历史传统、体现其教育理念、浓缩其校园文化。

        西南政法大学肇始于1950年由刘伯承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60年来,历代师生为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先后经历了艰难而执着的三次创业。

        1950年至1976年是西南政法的第一次创业阶段。身处荒山泥凼,师生们所能依靠的仅仅是奋发崛起的创业信念和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当时的教师群体中,有来自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教员,有进军西南的第二野战军的干部,他们身上洋溢的团结互助、乐观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石砌泥浇的干打垒里扎根、开花、结果,成为西政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1977年,十年浩劫后克服万难重建校园,率先复办招生并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西南政法步入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时期。在恢复办学之初,重返讲坛的老师们,以极度的学术虔诚和对国家命运强烈的忧患意识,将压抑了10年的激情转化为传道授业的热情;在简陋的校舍里,学生们为了弥补失去的青春与时间赛跑。课堂上,师生争鸣,相互质疑;课堂外关怀备至,情同父子,他们共同缔造了西政“新三届”的传奇。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校及时确立“争优转型升格”的办学目标,完善学科建设和办学机制,全力推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第三次创业。全校师生直面压力、励精图治,在偏远之地祛除浮躁之气、砥砺气节情操、潜心研习学问,虽处江湖之远,反得学问之精,缔造了人才辈出、星耀中国法学界的“西政现象”。

        6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披荆斩棘的拓荒史、一部百折不回的创业史。西政人始终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先贤传统,秉承正义精神,推进国家民主法治,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历代师生心血熔铸的以“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为内涵的“西政精神”,是西政人文历史的积淀和凝炼,它是一面旗帜,是指引未来发展的圣灯。

        鉴古知今,察微知著。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孕育传承的“西政精神”,拓展了西政人“仰望星空”的视野,张扬了西政人逆境崛起的志气,增强了西政人团结奋进的力量,铸就了西政人务实创新的品格。60年骄人成就已经凝固成为辉煌的历史,新的发展卷轴正徐徐展开。十万西政人将一如既往禀承“西政精神”,以满腔热忱奋力前行,书写独具特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