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5日 星期三

    一封读者来信引发的报道

    规范学术端正学风刻不容缓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

    作者:记者 丰捷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5日 01版)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学术不端是小事吗?”一封写满疑问的读者来信近日震动编辑部。

        写信的人是上海一所专科学校的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被人通篇抄袭,出于对“文抄公究竟是谁”的好奇,他踏上了搜寻真相的漫漫长路。

        一切都出乎了他的意料,看似简单的求证过程艰难得耐人寻味:找刊登此文的杂志,杂志社说,“实在无能为力,作者资料已丢失”;依据网络搜索结果咨询抄袭者所在省人事厅专技处,得到答复:专技处只有一张职称评定时专家投票通过的表格,并无参评人的相关资料;向该省监察厅举报中心咨询,工作人员提醒,必须向杂志社取得直接证据,否则抄袭者身居领导岗位,可能会销毁证据;无奈之下,与抄袭者所在大学科研管理处联系,只求告知“某年你校某某老师是否在某某杂志上发表过某某文章?”“有”或“没有”的等待换来的却是一句颇为玄妙的回答,“某某杂志当时只是一本普通刊物。”

        忙了一圈,一无所获。结果,只剩下这位被抄袭者“很无奈、很可悲”的一声叹息。

        “学术不端究竟带来了什么?为什么它总能大行其道?!”在国家有关部门一再表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形势下,为什么学术丑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科技、教育领域显示出对整肃学风的强大决心后,为什么“法不责众”、“求告无门”的怨声依然强烈?

        我们的追问或许同样没有答案,但追问的过程就是一次求解的过程。求解,是为了能尽早还学术一片净土,让学术的天空阳光明媚。

     (“规范学术 端正学风”系列报道见5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