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华正茂的少女到年过八旬的老妪,于漪在教育的原野上耕耘至今。五十九年,对学生挚爱不曾改变,对师德的坚守不曾改变,倾力育人的拳拳之心更不曾改变。
于漪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她的心目中,课堂教学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要传授精神。
于漪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民族精神渗透于语言文字而得以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内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依托民族语言教育,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机、无痕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于漪用每一根神经牵挂着学生、聆听着学生。有时候,学生的一句话会让她回想一个晚上。“老师,文章中的人是真的这样吗?”——课文中的人物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涟漪,老师该怎么回答?于漪总是细细思考、解疑释惑。于漪说:老师的感悟替代不了学生的感悟,只有认真倾听学生,师生平等对话,才能形成生命的磁场。
正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于漪把“世博”纳入教学计划,设计了《金色的记忆,灿烂的前景》教案。动感版《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特色,以及延伸开去的人物活动、城市化进程,都可以给学生带去丰富的感悟和思考。
每次上语文课,于漪都力求打破平铺直叙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课堂体验。在讲授古文《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说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她拿出铜钱进行示范,如此一来,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代的活水要在课堂上流淌。”于漪注重结合时势特点,从身边吸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效果。看到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七八十岁的于漪就找来专辑认真试听,琢磨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发现《青花瓷》等歌词从古典名章中寻找灵感,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是种很好的宣泄。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高兴地说:“再告诉您第三个原因,周杰伦的歌,好就好在学不像!”半个多世纪的代沟一下子消除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开展课堂教学时就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1951年,22岁的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她先是按照校领导安排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第一次登上语文讲台,于漪讲授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组长徐老师在台下听课,她非常紧张。一课终了,徐老师失望地说:“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不过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
于漪记住了“不过”后边的话,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做出一番像样的成绩。
她为自己准备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白天,她站在教室窗外,看别的教师怎么上课;晚上,她对着参考书仔细琢磨,连汉语拼音都重新学起。教研组里共有18位老师,于漪把其他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于漪还为自己准备了“教后记”,每次上完课之后记录,一面是记下学生的“闪光点”,另一面记下自己的不足,甚至是“废话”。长此以往,一些精彩的思考留住了,成为以后教学中的新养分,自身的缺点也逐步克服,教学育人渐入佳境。
名师于漪不仅成为学生们的好老师,也成为教师们的好老师。这些年,于漪带教了100多名全国各地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于漪还主持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等师资培训基地,同样将“两把尺子”传递给他们。在基地授课过程中,于漪注重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