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们河北文坛的散文创作硕果累累,有不少优秀作家涌现出来,比如刘家科、张成起、韩进勇等,傅剑仁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位。剑仁兄创作的大文化散文《从史记出发》和《品读史记》(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为这个古老而新鲜的文体赋予了新的生命,让我深深感受到历史文化资源的神奇、智慧和创造的力量。
这两部精读《史记》的书,相当厚重,在历史大背景下,从文化的社会传承出发,完成一种解放作家感知的创作,找到了一种打通古今生命的通道。传统中有我们信仰的历史,中华文明给了我们太多的精华,但是,当文化积累变成一种压力时,作家势必就会从另一种角度寻求突破。从傅剑仁辨析、追问的文字中,传达出他对历史的认知,对生命的反思,有着创新意义的文化价值。
岁月匆匆流逝,从夏、商、周、秦、汉,从尧舜禹、秦皇汉祖的功业掌故,到文化贤达布衣百姓的奇人旧事,于大处着眼,在具体处用笔,眼光独到,思路宏阔,气象万千。历史早已离我们远去,而阅读傅剑仁的散文,留给我们的却是历史的温度,历史的回声,是智慧,是典雅,是悲壮,是强悍,是慷慨,是重信,是思考。秦始皇、李斯、司马相如、张骞、贾谊……构成了一系列奇妙的文化意象。一个人物,一段历史,一番记忆,一个风物,都是那么雄奇、浑厚、天然、苍凉,弥漫着浓郁的人间气息。王朝、权力、气节、人格、忠诚与反抗、悲情与沧桑,一切都是寻找,一切都是追问。
作家在问:祖先在我们的周围藏匿了什么?这些藏匿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样的意义?比如在《焚书坑儒话儒生》中,他追问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他对儒生进行反思,从儒生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得出了如果书生不把学问用到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那“这样的学问有什么用处?”的结论,大胆而新鲜。今天的时代,我们多么需要寻找和追问,寻找我们失去的精神,追问生命的来处和意义,追问我们未来的去处。有历史的投影,有人世的天道,有高远的心灵,有人的渴望与梦想,这样就有了“大文化”散文的气象。我感觉,作家是有想法的人——一个真实的想法,有时比现实世界更重要,因为从历史经验出发、经过个人体验提升,超越群体记忆和评价,以个人眼光和个人经验找到洞察世界的秘密,这是散文作家最重要的精神品质。
傅剑仁在思想上、人存在的意义上,进行了很多辨析、追问和联想。因为传统文化的浸润,他对历史、自然、风物、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发挥,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文字老道、从容、机智和沉着,看似笔触轻逸,但发出的却是一记记重音,重在情与思上,隐藏在文字背面的情与思越重,越能吸引读者,打动人心,满足人们的文化期待。
傅剑仁还让我想到对历史的再思考。他熟悉历史,但没有受制于历史,而是以现代眼光和精神敏感,发现历史的意义和思想。我感觉,思想的深度体现在情感的深度上,他是带着感情在写作,追求一种面向历史、面向人生的表现深度。对于作家来说,存在的勇气就是写作的勇气,而写作的勇气和精神资源来自哪里?读了剑仁兄的散文,并聆听了傅剑仁作品研讨会上专家们的精妙发言,对我好像有些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