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生之重,重于泰山。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该文系统论述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8个问题。从“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到“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无不透露出党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决心和魄力。本期,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就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作出深入解读。
经济发展快而社会建设相对滞后,这一发展中“一只腿长一只腿短”的问题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我们看到了希望。
2010年伊始,国家改善民生政策频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进一步增资;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提至120元;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规划出台,三年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内容的浓墨重彩,到国家财政预算报告中民生支出的前所未有,再到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论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一项项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在一一破题。
改善民生,从凝聚共识到体制机制创新,从任务细化到明确时间表,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动人画卷正在中国大地展开。那么,我们为何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长短腿”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作出哪些努力?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王远鸿。
更大的决心:重视“民生诉求”与缩小“现实差距”
记者:谈及经济社会发展“长短腿”的问题,我们不禁回想起7年前的那个“非典之春”。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使我们逐步形成这样一种共识: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在民生方面有所忽略。如今,经历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看得更加清晰,现实与未来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和民生欠账。
汪同三: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提出了翻两番目标。那时为什么只能是纯经济目标?经历了“文革”十年,中国经济严重落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周边邻国相继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中国经济不仅大大落后于日韩,也落后于菲律宾、印尼等国,发展经济成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有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992年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小康社会。但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当时并不清楚。2003年的“非典”给我们上了很好一课。它告诉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忽略了很多问题,比如医疗、社保、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尤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这要求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新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
王远鸿: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正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模式。我国政府通过反思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民生,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更好地扩大内需,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发展才可以持续。一方面,我们有改善民生的强烈需求,我们预计,今年全国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的需求层次就更高,这就需要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多满足人的更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政府可以运用的财力和资源大幅增加,我们已具备了改善民生的条件。
贾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社会建设的相关政策没有迅速跟进,产生了大量社会矛盾。改善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十分紧迫。中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十分清醒,已经将社会建设置于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长短腿”问题的迫切心情。
更大的力度:加大“民生支出”与减轻“社会负担”
记者: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民生支出安排合计8077.82亿元,增加651.34亿元,增长8.8%,这样的支出规模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贾康:的确,正如温总理所说——“我们现在已初步具备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条件”。中国的年度财政收入,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区区千亿元,节节上升到如今近7万亿元。有人曾测算,现在我国一周的财政收入已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量。从我们的综合国力看,无论是存量指标(基础设施等)还是流量指标(可流动现金等),都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财政支出结构、支出重点在变,公共财政的理念在变。
今年,教育支出2159.9亿元,增长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增长8.7%;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增长8.8%;保障性住房支出632亿元,增长14.8%。从密集出台的惠民政策到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倾向民生,无不体现了“民生”之重。从过去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到公共型财政,从理念转变到政策调整,我们可以体味出执政理念的转变,可以感受到共和国的成长和祖国走向强盛带来的温暖阳光。
王远鸿:在中央应对危机采取的一揽子计划中已经下达的投资里,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规模40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15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0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增至3700亿元。此外,农村水电路气房工程投资规模3700亿元,中央投资约2000亿元。这个投资计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政府投资必须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突出强调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另一个现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省市财政收入的增长面临着严峻考验,于是,许多地方财政开始做“加减法”。
贾康:去年初,国务院决定将公务员出国费用、公务用车费用在过去3年平均数额的基础上,分别压缩20%和15%,公务接待费在去年的基础上压缩10%。我们也注意到,各级财政纷纷优化支出结构。应该说,中央财政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从省级财政到市级财政再到县级财政,为“保民生”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已成共举。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减轻税负,另一方面,正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和公共事业中来,公共财政的特点更为突出。
王远鸿:应该说,减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减少行政开支,一方面是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民众和企业负担。总之,国际金融危机让多年来积累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并不是解决眼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作出的科学抉择。
更大的发展:强化“执行能力”与建立“长效机制”
记者: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些容易改革的领域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要啃“硬骨头”。过去一年,一系列政策集中出台。比如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农村社会养老、新医改方案推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等等。
王远鸿:有几件事情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是我们更注重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比如2009年将农村扶贫标准由人均纯收入785元提高到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扶贫人数达到4007万人;二是医疗改革破冰前行,明确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这是多年来百姓希望解决的难题;三是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这一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改革,对于稳定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四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出,让农民也享受到养老金,这是令亿万农民欢欣鼓舞的好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一届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民生最大的工程在农村。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三农”投入,在全国范围免除了农业税,连续多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这一举措对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和改善民生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民生改善的步子在加快,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城乡差距、城市中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仍在拉大,解决这些问题尚需艰辛努力。
汪同三:应该说,在所有的民生问题中,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温总理也谈到,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他提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从微观层面,我们已提出很多思路。比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等。将来,我们还应从宏观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思考收入分配问题。
贾康:一方面,要加大政策的执行力,要强调多部门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转换至关重要。比如医疗、住房等问题,并不是简单增加政府投入就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拿新医改来说,近三年我国有8500亿元的新增财力投入其中,看起来不少,但是怎么把钱用好?怎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怎么引导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农村?光是一般的要求或者号召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王远鸿: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将社会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在全社会形成公平正义的环境。让更多人拥有成就感、荣誉感和尊严感,这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加快有关改革步伐,推进财税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干部考评机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民生优先”的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