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07日 星期日

    王伟成代表 江苏常州市市长

    为最基层老百姓谋幸福是民生之本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07日 07版)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江苏常州市市长王伟成代表深有体会,“2007年,常州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但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全市还有城乡低保对象6万多人。因此,在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常州始终把追求全民幸福、特别是最基层老百姓幸福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08年起,常州市政府网站开设《市长与网民》栏目。2009年,这一网络交流平台共收集建议118条,回帖量超过6500条,点击量达33.3万次;“12345”市长热线电话,每年受理群众来电8000件左右。一张“网”、一根“线”,使社情民意通达,成为常州市政府公共服务的品牌。

        王伟成从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中总结出心得:“老百姓对民生的体验,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腰包鼓起来没有,生活环境改善了没有,医疗、住房有没有保障。”因此,在常州,每推出一项民生举措前,首先衡量的是“能不能直接造福百姓”。

        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平均水平80%以下的约2.8万户主城区困难家庭,常州市政府把他们全部纳入住房保障,分四个层次予以政策配套。通过就业、创业、保障等五大增收措施,2009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198元。

        常州还实施公交优先,其政策重心是“降低票价、舒适乘坐”。常州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快速公交一号线,市区形成了“十字加一环”的快速公交网络,公交专用道累计长度近100公里,市民公交出行率由三年前的8.9%提高到去年的25.5%。

        王伟成表示,这是常州造福民生的几个“缩影”。今后,常州将进一步健全保障民生的各项措施,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努力把常州建设成百姓幸福感强的城市。

        (本报记者 苏雁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