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2月08日 星期一

    佳节渐近防痛风

    吴玉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2月08日 11版)

        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对痛风患者来说,这些症状并不陌生。每到节假日,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都有痛风患者增多现象。北京朝阳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风湿病学系主任郑毅教授提醒公众,节日期间饮食、饮酒一定要有所节制,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 

        痛风,俗称帝王病,一直被视为与“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嘌呤或高蛋白的食物中来的属外源性;由体内物质分解代谢而来的为内源性。肉类、海产品等高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升高,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饮食因素当中,高嘌呤、高蛋白、饮酒都是引起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在40至55岁,青少年的发病率明显增高。5%以上的痛风患者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病,50%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 

        痛风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饮食控制,包括不喝酒、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浓肉汤、豌豆、肉类等,多饮水(每天2升以上);避免诱因,不要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伴发疾病。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进行抗炎镇痛治疗。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要坚持治疗,将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