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严红枫宁波报道:浙江省宁波市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当中,以“百乡千村送服务”行动为抓手,市、县两级共派出443个工作组、5500余名党员干部和专家,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等基层开展驻点服务,走访基层,召开座谈会,宣讲政策和咨询服务。
海曙区开展走进社区、企业和家庭,访联系企业主、骨干企业、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困难群众、老党员和重点工作对象,解决实际问题234个。象山县推行“村民说事制度”,为村民说事、议事搭建平台,缩短了村干部与老百姓的距离,该镇群众越级上访人数同比下降46%。
宁波市还坚持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取得实效的重要抓手,走村入户排忧解难,切实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据统计,自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累计解决突出问题13496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131件,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隐患,改善了干群党群关系。
记者任维东昆明报道: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创新完善“双语”教学体制和“傣语进课堂、汉语进佛寺”活动为载体,探索出了一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新路子。
景洪市在以傣族学生为主体的学前教育阶段,从母语教学入手,让傣族学生学会傣文的声母、韵母和拼读、拼写规则;邀请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东亚部的专家作双语教育专题讲座,不断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组织双语教师配合云南省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佛教协会,采取送教育到佛寺的方式,帮助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僧补足文化教育。
景洪市还开展了“双语进机关、进村寨、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党政机关、窗口单位的公章、门牌、文件头使用傣、汉双文;在社区阅报栏张贴傣、汉双文的《西双版纳报》,搭建“连心桥”;在村寨开办“双语”夜校,为群众义务进行双语学习辅导。
记者刘昆南宁报道: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桂林市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保证进城务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蓝天。七星区、象山区、叠彩区各小学把“给进城务工子女以真诚的人文关怀”作为活动主题和载体;临桂县宛田中心校、平乐县榕津中学、兴安县镇小等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孤残儿童之家”,开展“一个教师认领一个留守儿童或孤残儿童”、“结对认亲”、“亦师亦母”的活动,使孩子们“留守不失守,缺爱不失爱”。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桂林市各学校设立了“谈心室”或“倾诉信箱”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叠彩区学校设立谈心日和家访日,教师定期与帮扶的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态,为其排解心结。永福县第二明德小学、大苏小学组建了“留守儿童合唱队”,经常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