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人格证书”带来的思考

    华羽 《 光明日报 》( 2009年11月24日   04 版)

        据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正在酝酿今后给毕业生三份证书:一份是学业成绩单、一份是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是对人格养成经历方面的描述。据称这是对本科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将单一知识传授型的教育方式,转变成“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目的是全面培养新时代的面向各领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人才。

        应该讲交大的初衷是积极的,但其中“人格证书”还是引起了不少争议。这份结合了思想、修养教育课堂成绩和课外实践情况的“人格养成”情况的证书,初步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其他指标,学校表示还需要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但“人格”怎么衡量,是否能以证书的形式去定论,恐怕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高校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的确很有必要,但将人格教育“证书化”,会导致人格培养事实上的简单化和功利化。人格是人的一种内在的东西,关乎个人尊严,人格的培养和修炼是毕生的课程,永无止境和终点。但人格无法独立存在,它依附于人具体的、长期的行为,因而也不能被简单考核或评估。人格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几门课、几次活动就可以涵盖。如果人格培养仅仅是一个“证书化”的学习过程,人格提升”是为了获得证书,则可能使功利情绪在学生中蔓延,影响学生个性的发挥,背离“人格养成”教育的初衷。一旦人格有了打分体系,很多事情学生做与不做,恐怕都取决于是否会给打分者看到并认可。“人格考核”很可能又异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了高分投机钻营。当下,为证书而证书,已是高校学生“考证”的一种普遍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格证书”真能评出学生人格的真实分数和等级吗?

        “人格”的事情,就应该按照人格的规律去做,人格还是靠养成,要靠大学的氛围,靠大学老师以身作则、把美好的品德和行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们,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提升人格”靠打分,反而会扭曲了人格。如此量化、技术化的管理思路,会使“人格”物化,使人文、人本这样的理念退缩,这对于大学而言是不可取的。用如此量化的评价机制去评价原本不能量化的东西,在操作层面上就很难做到公允和真实。

        上海交大的本意是人才评价标准上的创新,是对“学习成绩至上”论的纠偏。但创新也要考虑现实情况、评估创新的效果,为创新而创新恐怕是不足取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