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10月02日 星期五

    中国成长报告之二十一 经典中国·辉煌60年 国防与军队建设篇

    80万元人民币PK数十亿美元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首席专家赵煦

    李武朝 杨军 《 光明日报 》( 2009年10月02日   10 版)

          1959年夏天,赵煦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弹飞行力学与控制专业。大学毕业后,毅然报名参军来到西北大漠深处的空军某基地。家人问他为什么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刚到部队时,赵煦被分到维护连,具体工作是烧锅炉。对此,赵煦毫无怨言。后来,因工作出色,赵煦被吸纳到“长空一号”无人靶机攻关小组,负责总体设计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无人机科研事业。

      基地初创时期,航空武器试验需要的靶机,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后来,对方以种种理由停止供货,试验面临着被迫中断的危险。赵煦和王存山等科技人员一起,在没有资料借鉴、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仅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试飞成功中国无人靶机的“争气机”――“长空一号”!

      让无人机冲破音障,是赵煦遇到的最为艰难的挑战。美国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用了8年时间,投入数十亿美元。西方航空界断言:中国用20年也搞不出超音速无人机!但赵煦豪气冲天:“800万元人民币虽然少了些,但我们保证4年内让超音速无人机上天!”

      接下来的4年里,赵煦带着刘丰军、李宏斌、张苇、周宏军、郝秀挺组成的科研团队日夜苦战,突破国际通用的数字式解决无限变数理论界线、力学快速控制和地面效应三大理论,攻克了世界航空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地面纠偏、平衡离陆、各种无线电信号兼容等10大技术难题,最终他们研制的无人机成功冲破音障、飞向天空……

      而今,“中国无人机之父”赵煦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成功转化为战斗力,丰富了空军的作战样式,也丰富了空军的作战理论。赵煦信心满怀:“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慧的民族。外国有的,我们中国一定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中国也要有,且一定会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