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9日 星期四

    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选登

    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作者:郭碧玉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9日 12版)

        我2006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苏北计划,2007年被选派为江苏省首批大学生村官,现任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党总支书记。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对农民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情感。高考时我选择了南京农业大学,每年放假回家乡盐城,穿梭于苏南、苏北之间,都使我对南北之间的巨大差距感到震惊,乡亲们终年劳作,收入却很少。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都有一股想要迸发的力量,我告诉自己:毕业后,一定要回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做些事!

        大学毕业时,我报名参加了苏北计划,回到家乡做了一年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2007年7月,志愿服务期满,我报名省委省政府选派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项目,正式踏上“村官”之路。

        新南村是射阳县最西北的一个贫困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村里一个企业都没有,村民们就靠种点水稻和小麦过日子。该村基础差、底子薄、群众观念又非常落后。我发现村里有一个养鸡大户,一年挣了14万元。但10年来,全村就始终只有这么一个养鸡大户。原来,蛋鸡规模养殖在农村虽然是个回报比较高的项目,只是前期投资大,技术风险也很高,如果防疫做不到位,一旦发生疫情,就会血本无归。

        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我提出发展蛋鸡产业化项目的构想,牵头成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制定了“大户带动、贫困户入股、年终分红”的发展模式,以大户为主,鼓励村里的30个贫困户入股,建起了一个养殖基地。一年下来,基地赢利了11万元。但是为了让全村的养鸡产业发展起来,必须鼓励和帮助村民自己办鸡场。我们经过争取,为每个养殖户争取到了1万-2万不等的扶贫贷款,又实施了每养1000只蛋鸡奖励2000-3000元的激励政策。经过努力,终于有21户农户决定自己办鸡场了。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我在实践中摸索:配饲料、打防疫针、解剖病鸡……我和养殖户一起,挤在38℃的育雏室里给鸡苗打防疫针,汗掉得厉害,我们就用同一条毛巾擦汗。冬季容易暴发疫情,为了做到全面消毒、及时防疫,我挨家挨户地发消毒药、发疫苗、作指导。

        2008年11月,我和一个村民合伙创办了全镇第一家标准化蛋鸡示范养殖基地。整个鸡场占地2500平方米,存栏1万羽,还安装了自动清粪系统等先进设备。我把鸡场建设的目标定为科学养鸡的示范基地、农民致富的培训基地、蛋鸡品牌的创建基地。

        辛勤的付出换来收获的喜悦。现在,全村的养鸡规模已经突破了10万只,去年我们村的养鸡户单靠养鸡就收入了120多万元。我在开心的同时,又琢磨着在绿色和品牌上寻找新的突破。

        被任命为新南村党总支书记后,有人问我,你就打算在农村养一辈子鸡吗?是啊,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也曾为自己编织过许许多多美丽的梦想;我也曾幻想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天空恣意地飞翔,但今天我想说,我更愿意做一只大雁,一只带领村民一起飞向美好明天的领头雁!(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党总支书记郭碧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