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9日 星期四

    南京师范大学:

    培养创新人才的三招好棋

    作者:郑晋鸣 黄进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9日 06版)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创业实践培训班正式开班,这为该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集高校学科、企业资源、政府扶持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培养平台。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基础,积极创新和探索适应科学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次选择破界限

     

        虽然孩子考上大学给父母带来了无尽的欣慰与欢乐,但是孩子该选择什么专业呢?这让学生和家长伤透脑筋。

     

        在这个问题上,南京师范大学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一抹阳光”。该校从2005年开始推行学生在进校一年后通过考核,按照一定比例调转专业政策。“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律师,由于高考分数不够,与法学专业失之交臂,但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又给了我第二次希望,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最终通过了转专业考试,进入了法学专业,这让我离我的律师梦想更进了一步。”现在在法学专业二年级的王同学开心地向记者说道。对于有多种兴趣爱好的学生,该校鼓励他们尝试主、副(辅)修制人才培养机制,即学生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可以副(辅)修另一专业课程,凡达到副(辅)修专业标准者,即可取得副(辅)修专业学位。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业还试行宽口径大类招生,即学生进入这些专业大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按专业方向培养。这样做不仅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还让学生有了更多专业选择自主权,减少考生因填报志愿盲目性造成的风险。

     

        多种模式育英才

     

        如何让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的优秀学生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更加优秀,让寒窗数载的他们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是该校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在国家文、理科基地内分设了国家文、理科基地班。其中文科基地班实行“2+1+0.5+0.5”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为基础段学习,三年级主要扩大专业知识面,四年级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理科基地班在本科段教学体制为“2.5+1.5”模式,前两年半为基础段,后一年半为专业段,该模式下,每年约有80%的基地班学子被免试保送或考入中国科学院和国内著名大学等攻读硕士及硕博连读学位。

     

        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强化培养学院还设有文理科强化班,该班实行“2+2”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为基础性学习阶段,后两年为研究性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志趣和相关条件逐步明确专业学习意向,自主选择专业。研究性学习阶段,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奠定基础。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已有50%以上的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提前1年毕业并考取研究生2名),有6位同学在美国、英国等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多名同学在全国英语、数学建模、“挑战杯”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校际交流促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该校塑造的“新品牌”。该校一方面积极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拓宽学生视野,缔造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同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短期游学、暑期访学和驻学制度,逐渐形成开放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近年来,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英国洛桑比亚大学的电气与电子工程或通讯与电子工程专业实行“2+2”校际间的人才培养机制。2009年,该校的日语、俄语、韩语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将延续国际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的强化培养学院自2007年起就与南京大学达成驻学合作协议,每年选拔8名强化班学生直接到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强化班,并按照南京大学强化部的要求学习两年,之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再学习两年。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说:“在未来发展中,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应贯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始终,我们必须勇于开拓,着力打造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黄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