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5月10日 星期日

    记者手记

    时间是愈合伤口的良药

    《 光明日报 》( 2009年05月10日   05 版)

        随着“5·12”的临近,地震灾区迎来了记者潮。采访中,是重新揭开刚刚结痂的伤口,还是憧憬已经开始的新生活,这不仅是个采访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问题。 

        去年“5·12”期间,空气中凝固的是沉重和伤痛,而今年此时,空气中则充溢着奋进和希望。面对灾区百废待兴的建设场景,面对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面对群众平静淡定地忙碌,悲伤的话题已不合时宜。去年在灾区采访的提问多是“房子垮了多少,人有几个没了,还有多少东西被埋着”,那么,今年此时的问题则多是“现在的生活怎样,还要解决哪些困难,怎样面对长远的居住和就业?” 

        当然,采访中,也难免不提及那场灾难,可乐观的四川人会马上以一句朴实的“过都过了,活着的人还要活着”来打断那短暂神伤。是的,灾难已过去,重建就在眼前。灾区已成为工地,虽然看上去有些忙碌杂乱,但其实是有序铺开,国家政府抓紧的是规划布局、重建基础设施和永久性住房这类大事,而每户人家则奔忙的是各家柴米油盐这类小事。大事、小事,都是灾区重建必须的事。 

        一年来,时间是愈合伤口的最好良药,人们知道沉浸在痛苦中没有作用,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灾区群众已接受了灾难的损失伤害,受伤的人已承受了身体的不适和痛苦。笑容渐渐代替了眼泪,希望慢慢抚平了悲伤。不管是在重新加固的楼房中,还是临时新建的板房中,生活都还在继续。年轻人早出晚归,就算只是些小生意,卖串麻辣烫一元钱、擦双皮鞋一元钱,骑三轮拉客人两三元钱,但可以自立生活,不全靠国家救济。老年人则留守在社区散步、聊天、打麻将。 

        劫后重生的人们更珍惜和享受现在的生活,从街边小店到精美餐厅,生意红火,宾客满坐,都江堰水之缘火锅店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生意比“5·12”以前好得多,每天营业额增加一倍多。一个车行的老板还告诉记者,现在都江堰买车的人也多了,经济型轿车供不应求。 

        时间不仅能愈合身体心灵的创伤,也可以愈合城市的创伤。而对于广大干部来说,看到自己管理的城镇满目疮痍,焦急万分,也需要靠“时间”这剂良药去愈合城镇的创伤,还需要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恢复城镇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维护好板房社区里的生活、建设和分配永久性住房、规划和实施支撑群众生活的新产业等等。 

        时间是愈合伤口的良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区建设稳步推进,灾区群众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本报成都5月9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