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沧桑巨变话荆门

    ——荆门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

    作者: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07版)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荆门市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荆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荆门市历史的辉煌篇章。

        这30年,荆门实现了由小城镇向现代中等城市的跨越。30年来,荆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9.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20亿元,增长了45倍多;财政总收入由1.37亿元增加到29.35亿元,增长了21倍多。30年前,荆门县人口87.17万,国土面积4412平方公里,荆门城区面积只有7平方公里、人口12万,仅有解放路、白云路等几条狭窄的街道。30年来,荆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城建、通信等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荆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6.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40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48.39%,人均公共绿地11.14平方米,污水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分别达到86.85%、52.02%、99.46%,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天鹅广场、竹皮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东宝山隧道、白云大道改造、体育文化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钟祥、京山、沙洋县城和一批重点小城镇面貌明显改善。过去,荆门仅靠一条铁路和一条国道与外界相连,如今,襄荆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荆门段建成通车,武荆高速即将建成通车,焦柳、长荆、荆沙铁路在城区汇合,二级公路路网建设基本完成,8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电网建设实现户户通电,广播电视光纤网络通县达村。荆门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农机化示范区,一个文明、繁荣、优美的中等城市正在鄂中大地崛起。

        这30年,荆门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跨越。30年来,荆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2.1:32.5:15.4调整为2007年的24.6:38.1:37.3。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1987年,荆门地方企业首次实现总产值超过中央和省属企业,形成了地方工业和国有大企业的良性互动、共兴俱荣的局面;1995年,工业实现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十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2%;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22.8亿元,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714个,亿元企业达到43家。荆门工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单一的石油化工,发展成为以化工、食品、建材、机电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石化、磷化、建材、食品加工、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或支柱产业集群,拥有荆门石化、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京山轻机、洋丰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和金龙泉啤酒、“国宝”牌大米、“洋丰”牌过磷酸钙等中国名牌产品。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市已建成200万亩优质稻、180万亩双低油菜、50万亩优质棉花、78万亩蔬菜基地和40万亩小麦生产核心示范区,畜禽养殖小区达到100个,水产板块达到50万亩,建成速生丰产林175万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品标识农产品达到50个,主要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实施湖北“一袋米”、“一壶油”等工程,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5亿元的1家,过5亿元的3家,过亿元的2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236个。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业经济总规模突破156亿元。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使荆门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展示了荆门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这30年,荆门实现了由比较封闭向全方位改革开放的跨越。30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从农村到城市,从国有企业到非公有制经济,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梯次展开、全面推进,不断兴利除弊,创造体制优势,在改革中促进开放,在开放中推进改革,激活了生产要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三步走”,取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告别了千年来“种田纳粮”的传统。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乡镇机构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初步建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先后实施了“承包制”、“破三铁”、“股份制改造”、“抓大带小”、“三年改革脱困”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顺利完成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性任务。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逐步形成。进行了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推行了公务员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外商投诉中心以及工业“110”等服务中心,服务型政府的框架基本建立。财税、金融、投资、流通体制等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1978年,荆门没有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到2007年底,全市累计引进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377家。一批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日益发展壮大,一批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办厂,正逐步成为荆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30年,荆门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跨越。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75元,是1978年的39.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652元,是1978年的40.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47.33亿元;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3%、44.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7.1平方米和37.1平方米,远高于1995年的17.62平方米和29.22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4岁,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9.27‰下降为2007年的2.8‰。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荆门市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组建了荆楚理工学院。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提高。在全市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推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一批知名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2.8‰,被确定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总结荆门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我们从中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

        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放崛起,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总结荆门30年丰富而又生动的发展实践,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解放思想作为金钥匙和原动力,开启改革发展思路,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发展进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荆门崛起也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善于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营造发展优势,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30年来,我们时刻牢记发展不够这个荆门基本市情,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荆门在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之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勇于变革,大胆创新,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步。30年前,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打开了思想解放的总闸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动人乐章。今天,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政治胆识,善于把握全局,更加自觉地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大背景下去思考荆门的发展;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坚持把中央精神和荆门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有尊重群众创造性实践的求实精神,着力破解荆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改革创新成为推动荆门崛起的根本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荆门特色的崛起之路。

        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的事业才能深深植根于人民、兴盛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必须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在行动上;必须激发民力,促进民富,使改革发展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家庭财产收入普遍增加,生活质量普遍改善;必须尊重民意,维护民权,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切实做到忠诚为民用权、勤奋为民办事、真心为民谋利。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奋斗、真抓实干,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团结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当前,荆门正处于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大兴干事创业之风、大兴团结协作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进取的作风,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承继改革开放30年来的好经验、好作法,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荆门崛起步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