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苏州:健康城市是一个境界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通讯员陆炜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05版)
    苏州市积极建立母子医疗保健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为下一代的健康“未雨绸缪”。 (资料照片)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我国异于寻常的城市化进程,让城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人与城市的和谐相处。健康城市的概念正是弥补了这种“轻视”——

        在日前闭幕的第三届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上,江苏省苏州市被授予“杰出健康城市奖”,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表彰健康城市建设的最高奖项。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授予常熟市、太仓市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世界健康城市联盟授予张家港市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至此,苏州全市已经在三年内获得了15个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健康城市联盟颁发的相关奖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城市如何和谐相处,成了各个城市面临的巨大问题。苏州此次被授予杰出健康城市奖,不仅提供了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范本,更将“健康城市”的理念带进了中国。

        探索“健康城市”标准

        “‘杰出健康城市奖’的要求十分‘苛刻’,需要一个城市至少坚持10年健康城市的建设,并让市民的生活有质的提升,是对城市综合实力的肯定。从2004年至今,西太平洋地区仅有五个城市获此殊荣。”苏州市卫生局局长张月林自豪地告诉记者。健康城市联盟秘书长中村桂子女士更是对苏州建设健康城市作出高度评价:苏州是中国乃至亚洲健康城市的典范。

        苏州市卫生局爱卫办副主任谢剑峰介绍“1998年,苏州市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000年底,市区及所辖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群。希望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内涵发展也‘上一个台阶’,而健康城市的理念正符合这样的想法。”2001年,全国爱卫办将苏州作为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正式申报。

        苏州遇到了国内并无“健康城市”标准的尴尬。“健康城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是不断变化的,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标准也不一定相同。”张月林说。为此,苏州在查阅国际上大量资料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家制定了健康城市的第一批包括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11类项目标准。

        “健康城市是个很大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单枪匹马’完成的,它需要整个城市‘齐头并进’。”为此苏州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建设健康城市领导小组,辅以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宣传教育和督察等专业委员会为“管家”。同时,苏州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从社会的“细胞”如社区、单位、家庭等的健康建设开始,组成健康城市的“躯体”。

        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中,苏州并不只是“闭门造车”。2005年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健康城市委员会共同举办了“苏港澳健康城市论坛”,2006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与健康城市联盟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42个城市的市长签署了《健康城市市长苏州宣言》。世界健康城市联盟成员数量从66个快速发展到120个。

        资料显示,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的迅速城市化以及城市的卫生状况,从保障市民的健康发展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它起源于WHO欧洲地区专署的“健康城市项目”,立足于城市的概念和健康的城市理想境界,主要涉及政治、经济、生态、社区等7大领域共10项标准。

        “所有工作立足生命权”

        “以前看点小病还要跑到医院去,现在往社区跑就行了,一共才几分钟的路程。”家住桂花新村的刘大妈一席话道出了“健康城市”带给她的便利,这样的便利得益于苏州打造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目前,苏州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83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8%,也就是说市民最多步行15分钟就能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健康城市建设,成为苏州城市发展的“方向标”。“旅游、生态等建设,落脚点都是健康城市建设。”张月林认为,所有工作都立足生命权,从以人为本出发。”苏州在全国率先实行少年儿童住院大病医疗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100%、人口覆盖率96.5%。启动社区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工作,为就医群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20%。今年9月1日,苏州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正式推出,苏州市15万大学生都将从中受益。

        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是“健康城市”10项标准中的第一条标准。而随着苏南一带人口密度的增大,当地生态环境的容量已接近极限。苏州市通过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环保优先,推进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水环境,提高城市垃圾处置能力;加快老城区改造,实施了老新村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如今,苏州人均绿地面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14平方米、8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83%。

        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苏州市全面推行免费婚检,启动苏州市特困妇女健康援助行动,建立了母子医疗保健中心、儿童发展中心、妇女儿童避救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为下一代的健康“未雨绸缪”。同时,苏州市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33家市民健康教育园,建成366个健康社区、1112个健康单位、15476户健康家庭,健康城市知晓率达到95%。今年,苏州还将把流动人口纳入健康关注人群,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期待“健康城市”理念走进更多城市的视野

        有健康促进专家指出,大多数中国人关心自身与家庭的健康远胜于关心社区与城市的健康。然而在经历了SARS、全球禽流感爆发、三鹿毒奶粉等危机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城市与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张月林形象地比喻道“就拿苏州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来看,似乎跟健康关系不大,其实它在带动苏州交通的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废气的排放,不正是对个人的健康有利吗?”

        在世卫组织看来,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应该能改善其环境,扩大其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潜能。

        有关专家表示,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城市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城市应被看作一个“有生命、能呼吸、能生长和不断变化”的有机体。

        健康城市是以“人”为核心的,在提供给城市居民方便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公众的身心健康。有关专家指出,在城市中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个人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城市中越来越少的人参与运动。健康城市不仅需要提供给他们运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将健康的理念灌输给公众,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公众能够主动参与进来。

        世卫组织对于各国的健康城市标准并不相同,它要求各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中国早在1994年8月就启动健康城市项目。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率先开展健康城市的建设工作。随后,海口、大连、苏州等城市也陆续开展。

        张月林从“实战”中得出体会:健康城市是一个境界,它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做精做优每一件小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无止境的目标。”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异于寻常的城市化进程,让城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人与城市的和谐相处。健康城市的概念正是弥补了这种“轻视”。随着苏州获得“杰出健康城市奖”,健康城市的概念也将走进我国更多城市的视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