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珠海:彰显创新型城市魅力

    作者:本报记者杨连成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04版)
    图为珠海情侣路海滨雾景 新华社发

        南中国海滨,有一片燃烧着激情与梦想的创业热土。珠江入海口,有一座特别能改革与创新的特区城市。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及珠海经济特区成立28年的历史进程中,145万珠海儿女依靠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和“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将依靠“捡废品换钱度日”的南海小渔村,建设成为了敢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海滨花园新城,而且把特区人的激情与梦想,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上。

        刮目看珠海

        当“珠三角”、“广深珠”、“珠港澳”这些地理名词日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时,人们看到了一个高素质人才聚集、高质量经济兴盛、高品味城市雄起的珠海。30年来,珠海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全市GDP年均增长21%,2007年达到895.9亿元,人均6.2万元,在广东省辖市中排名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0元,农渔民人均年收入7622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保持前列;先后与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实际利用外资94.98亿美元;10余万全日制高校师生及其科研开发大军,成为这座创新型城市最具影响的核心竞争力。

        跨进新世纪的珠海,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美誉的背后,还有率先实施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率先试行以“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为目标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等,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属于珠海的荣耀。

        摸着石头过河

        当1979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首任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第一次向城市规划专家们亮出了特区人心中的底牌:虽然只有“一条街道、一家粮店、一家饭店和一间工厂”,但我们要把她建设成为像新加坡那样的“海滨花园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每个交叉路口都要有街头花圃,海湾地带和城市中心区域一般不设工厂,市区主干道要做到20年不落后。

        同年10月,为穷所累而百废待兴的珠海出资20万元,请来雕塑艺术家潘鹤为新生的珠海市创作“渔女献珠”的标志性景观。人们看到,长期作为资本主义代名词的乡镇集贸市场首先在这里死而复生,资本的潮水在这里撞开了“跨境小额贸易”的闸门,撞出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和中外合作酒店的星星之火。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和特区优惠政策实施的重重障碍,吴健民说,创办特区是谁也没有做过的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着胆子往前闯。

        思路决定出路

        1984年1月,5岁的中国经济特区处于进与退的十字路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临视察,给摸索前进的特区人亮起了指路明灯。也是从那时起,连续16年担任珠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梁广大有了一个“梁胆大”的外号,遵循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基地和珠海人民思想要解放一些,胆子要大一些,步伐要快一些等重要指示,凝聚着一代特区创业人全部激情和梦想的伶仃洋跨海大桥工程以及“大港口、大工业、大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在珠江口西岸那些亘古洪荒的海岛上拉开了决战的序幕。没有钱就大胆利用外资和银行贷款,在“思路决定出路”和“今天借君一滴水,明天还你一桶油”的口号下,仅三灶管理区就吸收了28个亿的社会集资;开发孤岛没有路,就围堤吹沙向海要路;工地上没有水和电,特区的建设大军就打水压井,睡树皮房……一切为了缔造一个能够容纳世界大物流、大项目、大海运、大航空,甚至国际航展、国际赛车等高端品牌的中国经济特区!

        1992年1月,当小平同志再次踏上珠海经济特区的土地时,满意地称赞说“你们是很好的社会主义!”看到珠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小平同志赞赏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在小平同志的鼓励和支持下,1992年3月9日,珠海让自己的创业功臣第一次站到了中国百万元科技重奖的领奖台上,此后又在全国率先实行“技术成果入股和提成”的地方性法规,让技术要素直接参与市场分配。一时间,珠海成为各路英才向往和追寻的宜居乐土与创业圣地。

        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

        “珠海人在冲破禁锢干事创业时可上九天揽月,而对这里的碧海蓝天却一直深怀敬畏爱怜之心。”许多文化学者对珠海历届执政者视环境如生命的发展理念赞不绝口。珠海在上世纪80年代停收澳门垃圾、关闭数百家采石厂;上世纪90年代一边通过“规划、征用、开发、出让、管理”五统一的方式,将全市可开发土地垄断在政府手里,一边又将已经产生经济效益的众多有污染、高耗能企业清理出了工业园区,坚定不移地创办了“四园一海岸”的国家高新区;当近年来珠三角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时,珠海不仅拒绝了67个环境评估不合格的大型工业项目,而且豪爽地办起了“赔钱赔地”的大学园区。有人计算过,珠海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是以数千亿元财富增长为代价的。

        但是,珠海人挥洒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征程上的激情和梦想,依然没有因为在珠三角城市GDP排名中相对靠后而有丝毫改变,反而进一步把工业项目百分百进园入区、污水垃圾百分百达标处理、裸露山体百分百恢复绿化、节能减排百分百实现目标作为特区建设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珠海市委书记甘霖在今年11月20日举行的广东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说,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环境已成为珠海的特色、魅力和城市品牌。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把保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作为发展的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珠海在履行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伟大历史使命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