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9月22日 星期一

    用心,让爱和尊严永驻

    作者:李韵、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08年09月22日 05版)
    图一
    图二

        也许我们习惯了健全人与残疾人的区别,也许我们习惯了健全人给予残疾人的帮助,也许我们习惯了残疾人是弱者的观念,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所有人都有需要帮助和帮助别人的愿望,发现超越自我是人们共同的理想,发现爱和尊严的权利是一样的。而这个转变就发生在“两奥会”期间。 

        敞开心扉为生命喝彩 

        没有左小腿的南非姑娘纳塔莉・杜托伊特参加了北京奥运会10公里马拉松游泳,她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游泳选手,而不只是残疾人运动员。”当她在女子100米自由泳S9级别比赛中拿下她的北京残奥会第二块金牌时,再次向人们证明:面对一个目标,抱定一个信念,就算没有支撑身体的双腿,人类同样可以登上梦想的巅峰。“你们所认为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明显。”我们从纳塔莉身上,更深刻地读懂了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力普・克雷文在残奥会开幕式上说的这句话。

        9月12日,中国轮椅橄榄球队球员在比赛后与美国队球员相互致意。 残疾人运动员在友爱与融合中实现超越,他们的对手、队友、教练、裁判、志愿者、观众还有赛场外关心北京残奥会的每个人都在和他们分享令人类骄傲的精神力量。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

        这是一个人的战斗。北京残奥会女子400米T12级别的选手均是全盲人。半决赛时,由于同组的选手弃权,中国国家体育场的红色跑道上,只剩下安哥拉盲人姑娘亚历山大一位选手单独进行比赛。发令枪响,偌大的国家体育场里,400米的红色跑道上,只有她在引导员的帮助下,冲出起跑线,奋力向前。 

        这又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七万名观众全体起立,几秒钟的沉寂后,海啸般的加油声欢呼声从观众席的各个角落爆发出来,包围了这位拼搏中的姑娘,她不再孤独。超越自我,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为生命中的勇者欢呼,是人们发自心底的祝福。

        没有对手,她挑战的是自己,她要超越的也是自己。而这不正是我们从残奥会感受到的最具震撼力的生命体验吗?!

        赛场内,人们一次次为残疾人运动员“身残志坚、奋勇争先”的可贵精神而喝彩;赛场外,人们也赞叹着其他领域残疾人在理想之光照耀下,奋力彰显的生命价值。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带给世界的是感动,是震撼。为了在舞台上呈现一段精彩的舞蹈,聋人失聪演员们要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修正姿势,只要有一个人的动作没到位,就得从头来过。他们用精湛的艺术、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向世界大声地说:有梦就去追求,追梦的生活是快乐的!

        残奥会上有一群令人敬佩的人――残疾人志愿者。高位截瘫的董明告诉记者:“只要不断努力,残疾人也会成为很有用的人才。”原本不便的他们,用自己顽强的精神向人们传递着生命坚强的信念,诠释着人生的深刻涵义。

        新疆石河子的残疾人火炬手艾山・乌守尔在传递奥运圣火时,毅然扔掉手中的拐杖,用自己仅剩的左腿一步步有力地向前跳行了几十米,完成自己的火炬接力,用行动具体而生动地演绎着奥林匹克的精髓。

        左腿残疾的作家陆其国说,双脚到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抵达。身体的残缺并不能阻碍对精神完美的追求,用残缺的肢体书写的生命篇章同样精彩,值得人们用心为之喝彩!

        由心出发让隔阂不再

        “为世界人权、为人类文明、为爱和尊严”,48年前,诞生于罗马的首届残奥会发出如是承诺,铿锵有力。

        今天,当残奥健儿用不屈拼搏感动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残疾人平等地位和应有权利的重新认识,使我们不禁省察自身言行,深思肩头责任。

        回眸残奥会期间,一幕幕场景令人感慨――

        越来越多的记者学会了在采访轮椅上的肢残人时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送去问候和微笑,降低的是高度,提升的是素养。

        越来越多的观众习惯了静默地观看盲人选手比赛,适时适度地释放欢呼和掌声,减少的是干扰,增加的是体贴。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明白了在帮助残疾人之前要先征得其同意,尊重对方的选择,避免的是伤害,带来的是和谐。

        一首跨越隔阂、自觉关爱的赞歌,就在这细微而贴心的变化中流淌而出。正如克雷文主席所言,“我们无法强迫人们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而是希望以积极的体验来影响他们。当他们亲身体会到残奥会带来的感动时,意识和行为就会自发改变。”

        常年坐在轮椅上的奥运志愿者程纪勇记得,残奥会中的一个夜晚,他在街边跟很多健全人一起等出租车。一辆空车匆匆驶过,却又折回他身边停了下来。司机本已打算收工不再载客,但当看到程纪勇后,却自愿加了最后一班。残疾人艺术家邰丽华也被类似的礼遇故事感动着――“去医院看病,戴着大口罩的医生得知我是聋人,立刻摘下了口罩,用清晰的唇语跟我耐心交谈。”

        关爱,见诸细节,始自内心。

        今天的北京,正向“无障碍之城”的方向迈进,2835辆无障碍公交车,700多套语音提示交通信号灯,遍布街巷的坡道、盲道,增设了爬楼车、升降台的名胜景区,使其具备了接纳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残疾人游客的能力和胸怀。2010年前,全中国将建成100个“无障碍城市”。更令人欣慰的是,比“硬件无障碍”更为关键的“观念无障碍”,正在成为现实――

        兼顾差异、残健共享的理念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在城市建设、产品开发等过程中,残疾人的需求被自然而然地考虑进去。

        40余万残疾人陆续受邀走进故宫、前门大街、首都博物馆等处参观游览,享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空前繁荣。

        在公交车站、公园入口,在一切需要排队的地方,人们自觉而真诚地为残疾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送上笑脸和叮咛,构成了温馨融洽的街头一景。

        一丝丝积聚起来的感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引发一场“爱心变革”――从关爱残疾人,进而用心去关注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爱温润彼此的心。公共场合,“您先走”、“您请坐”之类的礼让变多了;“需要帮忙吗?”之类的问话变多了;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微笑也变多了;一个微笑,一次搀扶,一声谢谢,爱就这样在人们中间传递,无论传递者还是接受者心中都充溢着快乐。关爱所有生命的理念,日益走进人们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向上向善的道德驱动力,使整个社会沐浴在持久的温暖与爱意之中。

        由自我的世界走向共同的世界,由关注自身到关注他人的需求,发自内心的道德驱动力,树立起中国文明风貌的新地标,为社会播撒下一片光明。

        9月15日,25岁的残疾人志愿者赵玉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外的观众信息服务亭里为观众解答问题。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心手相牵看和谐满园

        残奥会赛场如一方微缩的人生舞台,上演着一个个真善美的故事。其中一个,叫做“牵手”。

        9月8日,盲人柔道女子57公斤级决赛开始,外国裁判牵着中国选手王丽静的手走进赛场,给了盲人姑娘方向和力量;同一天,男子柔道73公斤级预赛中,中国选手徐志林完胜带伤作战的对手阿利耶夫后,立即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搀扶他一路离开赛场。

        9月9日,女子100米T11级决赛。率先冲过终点的中国盲女吴春苗,将金牌戴在了领跑员李佳雨颈上。因为,他牵着她的手在跑道上逐梦三年,“金牌里也有他的一份”。

        9月17日,中国队在盲人足球决赛中负于巴西队,球员们痛哭失声。全队唯一的健全人――守门员夏征紧紧握住队友们的手,用手心的温暖替他们驱散心中的遗憾。

        紧紧相牵的不只是双手,更是一颗颗真诚友善、无比信赖的心,是一份共享悲欢、共担风雨的光辉约定。透过这一双双手,我们看到了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超越阻隔的团结互助,也被残疾人彼此之间直抵内心的厚重关爱深深打动。

        “你们来这里,是为了愉悦身心,结交朋友。”克雷文主席在残奥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不失为对这份人类美好情感的绝佳注脚。正因如此,中国游泳队全盲小伙子杨博尊每次登上领奖台前,都会把一句话送给其他选手:“我们不是对手,是永远的朋友。”

        放眼赛场之外,我们发现了更多令人动容的“牵手”,听到了更多高昂美好的生命强音――

        程纪勇、路蒙佳、赵玉明,三位坐在轮椅上的志愿者把忙碌的身影留在了鸟巢旁,留在了北京火热的奥运记忆里。奥运会、

        残奥会期间,整个北京有1.2万名残疾人和他们一样,用自己的付出点亮了无数张快乐的笑脸。

        李月、汪伊美、杨海涛……在举世瞩目的残奥会开、闭幕式上,近700名残疾人演员站在这神往已久的舞台上或歌或舞,用美丽的绽放将生命的温暖与友谊的可贵,传遍四方。

        用声音为残疾人服务的“1+1”工作室、为盲人讲电影的“心目影院”、轮椅女教授创办的中国首家肌病专业网站……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携起手来,用滚烫的爱心与艰辛的努力,替饱受残疾之苦的同伴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面对命运的挑战,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这些强者身上展现。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充满爱的、坚不可摧的集体。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残奥会,都寄托了中国人民对“和谐”的梦想:建设一个和谐社

        会,共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在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里,我们分享同一片蓝天,追逐同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相互协助、彼此关爱,才能顺利渡过人生的一个个关口。

        弘扬奥运精神

        正是在这种相互扶助、砥砺前行中,人类点滴的个体力量才得以凝聚成无穷大的合力,推动世界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