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6月17日 星期二

    申龙、王佳明:危难时刻的“临时班主任”

    作者:余长安 练玉春 贾宇 《光明日报》( 2008年06月17日 06版)

        这是一支特殊的“少年救援队”,从地震当天下午到第二天清晨,他们在余震中强忍着饥渴,用双手从废墟中刨出20多名幸存同学,向临时医疗点转移30多名伤员,并将22名遇难者遗体抬到指定地点;这是一支特殊的“徒步步兵”,从5月13日早上8点到下午4点,这支由学生组成的队伍,躲避着滚落的山石,从北川走到安县最后来到安全的绵阳。这两支队伍的领头雁都是两位不到20岁的少年——北川中学高三学生申龙和王佳明。

     

        地震来临的那一刻,申龙、王佳明和同学们正在教室上生物课。剧烈的晃动使他们所在的新教学楼二楼以下塌陷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生活委员申龙和班长王佳明镇定地向同学们高喊“大家别怕,保持镇静!”并和老师一起维持秩序、稳定同学的情绪。在焦灼的等待中,教学楼终于平静下来,他们大声招呼躲在课桌椅下的同学们有序撤离。在老师和他们的指挥下,同学们从教室鱼贯而出,安全地来到开阔的运动场。召集起同学,清点了人数,在确定全班同学没有受伤和走散后,申龙和王佳明立即组织男生以十人为一组,营救其他被困同学。

     

        在新教学楼中,他们搬开垮塌的护栏,救出被压的同学;冲上楼梯,抱出脚部受伤的伙伴;钻进废墟,用木棒撬开堵住出口的砖石,拉出惊恐的女生。随后,他们又赶到整体垮塌的旧教学楼参加营救。没有工具,就用手刨;没有担架,就用肩背。冒着余震的危险,这支临时组建的救援队硬是救出了20多名被困同学。救护车到来后,他们又帮助抬运伤员。一趟趟不知疲倦地往返,一次次跌倒又爬起,30多名伤员在他们的协助下被抬上救护车、送往绵阳。傍晚时分,两辆铲车来到学校,他们随着铲车再次冲向废墟。当铲车铲开水泥横梁后,他们就用手刨开碎石瓦砾,抬出幸存者和遇难者。5月13日凌晨,救援部队要求他们离开,他们却坚决不肯撤离,他们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也是一支部队!”

     

        但是,他们必须离开。老师要留守北川继续救援,决定由申龙和王佳明带领同学们到安全的绵阳去。一路上,冷雨袭人,再加上一宿的折腾,很多同学开始精神恍惚。“不能落下一个同学!”男生主动搀扶住女生,还有人背起瘦弱的同学,这支团结的队伍向目的地艰难行进。一辆大货车从他们身边经过,申龙赶快跑上前寻求帮助。女生们终于坐上了汽车,而男生则继续向绵阳走去。下午4点,队伍终于来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点,这时距出发已经过去了8个小时。

     

        “作为班干部,要在危难时第一个站出来。”“班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班主任没在的话我就是班主任。”在记者面前,申龙和王佳明显露出男子汉的成熟和果决。7月3日,他们将在迟到的高考中为上大学的理想而努力。祝福他们!本报记者余长安 练玉春 贾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