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07日 星期一

    研究“爱”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出版

    刘先琴 朱雪里 《 光明日报 》( 2008年04月07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朱雪里)“爱”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具渊源的概念,许多思想家都对“爱”的内涵进行过思考和探究。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对爱的本质作出科学的阐述。由河南理工大学王少安、周玉清著,杨瑞森教授作序的《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我国学术界科学系统地研究“爱”的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把爱、大爱、大爱精神等概念置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认为“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统一;“大爱”是大善、至善、博爱,是爱人之爱、深远之爱、自觉之爱、持久之爱的统一;大爱精神是中华文化和大学教育的传统精神,是社会和谐精神的实质与核心。该书表达了大爱精神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大爱精神是先进文化的本质和灵魂,鲜明地提出弘扬社会主义大爱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大爱文化的理念。

        杨瑞森教授评价说:河南理工大学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课题组开展的关于大学大爱精神和大爱文化建设的研究,是一个艰巨的理论创新工程,研究过程会遇到不少困难。令人欣慰的是,该书作者对一些疑难问题并没有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而是做出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努力,形成了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到建设原则、工作方法的完整的关于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其中不少观点和论述具有原创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