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妥善解决高水平大学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既来自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又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是高水平大学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实现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现象,影响了高校健康协调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就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理性审视,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处理和解决好学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实现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人的发展,不断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要建立公正的管理机制,给予教师集体温暖,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良好环境。第二,要切实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多渠道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三,要以服务教学、科研为着力点,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正确处理好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关系,让每一位师生都能自觉主动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实现学校内部各种要素的和谐统一。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注重内涵发展、科学整合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保持学科之间的和谐共生。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基础教育研究与应用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要实现学校内部各主体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学校领导、党政干部、一线教师要在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氛围中,增强团队意识,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要实现学校软硬件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共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硬件建设,营造更加高雅舒适的大学环境;还要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创造充满时代气息的软件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高水平大学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用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办学理念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促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协调发展。
以质量求生存,全力实施质量工程。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存之基和发展之源,只有全力推进质量工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要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扎扎实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质量。要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的培养目标要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阶段性地进行研究和调整。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科学研究为带动,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从师资、设备、项目等方面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特色求发展,努力打造办学特色。所谓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也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特点和亮点。必须坚持科学定位,凝练特色,选准方向,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学科和专业特色上,要发挥既有强势学科和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行业和区域优势。在人才培养上,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在文化建设上,要着力培育本校独具的气质,凝练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本校人文精神、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和谐之韵。
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撑,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引领力量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要创造开放和灵活的科技创新文化。用全球的眼光开展合作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不断孕育开放的科研文化,提倡竞争、民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不断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创新体制。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高水平大学要努力促进学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逐步形成文理互补、学科交融的科技创新机制。要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水平大学建设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基地、辐射基地;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区域经济,不断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以人才为基础,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善于在公平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工作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人才能干事、多干事、干成事,造就一大批能教、善育,德才并举的教学和科研人才。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活力。要用多种方式方法吸引人才,以新的标准衡量人才,新的机制选拔人才。要抓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领导艺术、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高素质管理骨干。
以制度为保障,坚定推行依法治校。高水平大学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追求德治与法治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感和集体向心力。要追求民主和法制的协调统一。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管理之中,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学校师生的正当权益。要追求充满活力与安定有序的协调统一。改革影响和束缚各方面发展活力的制度,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化解矛盾,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