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3月29日 星期六

    杨帆三峡的科研方舟

    ——三峡大学科研创新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夏静 本报通讯员胡世全 张世梅 肖行 《 光明日报 》( 2008年03月29日   01 版)

           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喜讯频传,三峡大学参与研究的《紊流模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岩体开挖力学效应及锚固工程质量检测新技术》两个项目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已是学校第三次获得这个重要奖项。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2007年度全国高校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排序中,学校高居第26位。这一年,学校共获得了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38项,总合同经费近5200万元,其中国家科学基金15项;学校共签订横向项目300余项,合同经费达4800万元,其中文科类单项合同经费最高达750万元。

           三峡大学为什么能在科研“航程”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三峡大学。

    三峡牌:世界级的“吸引力”

           三峡大学位于世界水电之都――宜昌,记者一来到学校,就听到一句名言和一个故事。

           要打好“三峡牌”,要将“三峡”的品牌资源,吸纳为学校的品牌资源,进而产生世界级的“吸引力”。这是校党委书记刘德富教授的名言。学校国际合作的故事,人人皆知。

           2004年10月,世界临坝城市发展国际论坛在宜昌召开时,英国一所著名的高校校长说:我们非常重视与三峡大学的合作,因为他们研究的是世界性难题,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的经验对世界各国都有借鉴作用。

           “今年获奖的项目,也都是依托三峡所作的研究,比如李建林校长的《岩体开挖力学效应及锚固工程质量检测新技术》,就是看岩体开挖卸荷以后,地质会有什么变化,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学校科技处成果与知识产权科科长黄敬尧说。

           要依托三峡,就要服务三峡;要获取三峡牌的“吸引力”,就要打造水利水电强势学科。

           学校省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近70%的研究项目与三峡有关,而用于三峡建设与生态保护研究的经费,占学校承担项目总经费的近80%。

           近年来,由水电工程引发的生态、环保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中国水电应该走向何方?

           “让裸露的岩石长出绿油油的青草”――开发出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是三峡大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目前,获8项国家专利的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多项大型水电工程中。新时期,学校提出了新的目标:突出水电,不仅要突出以三峡为背景的水电特色研究,而且要突出与水电休戚相关的生物质能、地质灾害、生态保护、旅游文化等问题的研究。

    人才:科研的“引擎”

           科研方舟,少不了好的引擎,创新人才就是学校科研的好“引擎”。

           “三峡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加强人才引进,强化科研团队,学校科研工作才能快速前行。”三峡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黄悦华对记者说。

           37岁的郑宏博士是学校公开招聘的“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谈起为什么要离开香港大学而来到这里,他对记者说:“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在宜昌,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来三峡大学工作,就是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三峡工程。”目前,他组建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已通过省级鉴定。

           像郑宏博士一样,学校每年引进70余位高水平人才,如今,学校已拥有15个科技创新团队,研究的学科涵盖了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数十个领域。

           学校每引进一位科教精英,都有一个求贤的故事。“三顾茅庐”引进的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王艳林,不仅自己扎根于三峡大学,还协助引进了刘朝奇、柳长柏、周继斌等5名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组建起分子生物研究博士团队。目前,团队已经取得2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免疫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学校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学校有国家级野外观测站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部级实验室6个,海外创新团队3个,省科技创新团队6个。

    成果转化:创新的“加速器”

           建筑设计研究院、电子仪器设备厂、高科技开发公司……近年来,十多个三峡大学校办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为学校科研创新增添了活力。

           记者了解到,学校每年用于科技产业转化的经费达到1亿元,为减轻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的负担,任何经认证的单项科研成果进行市场推广,都可获得学校提供的支持经费10万―20万元。黄悦华掰着指头说:“成果转化后的赢利分配上,学校尽可能地让利于民,利润二八分成,个人可获80%,提高了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的热情。”

           “植被混凝土边坡技术”是学校科研转化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作为一项已经取得8项国家专利的技术,学校高科技开发公司投入巨资进行市场推广,吸引了三峡工程、水布垭、隔河岩、龙滩等多个大型水电工程的关注。目前,这项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湖北、福建、浙江、四川等十多个省市,有效解决了裸露岩体环境恢复问题,年产值3000多万元,至今已累计实现产值近亿元。

           学校下设的国家乙级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联合投标,目前已完成宜昌市和三峡库区50余万平方米工业与民用建筑、20个城镇及6个水电站勘测、规划和设计任务。

           “成果转化所获的利润,会成为加速器,加速科研创新,我们走的是良性循环的路。”黄悦华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