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朱生豪生前的一些“小言”由我编注为《朱生豪小言集》,由商务印书馆于2016年出版。我的父亲写这些“小言”,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热情。这些大半个世纪以前的文字,从特定的角度,展现了当时那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搏斗的历史场景。
本书收集了我的父亲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上海“孤岛”中的《中美日报》所写的千余篇“小言”(时政随笔)。这是他留存至今最集中,也是最重要的一批原创文学作品。它们充分体现了朱生豪在日伪势力环伺下的上海“孤岛”中,秉笔诛伐,与法西斯侵略者做殊死搏斗的精神面貌。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朱生豪的文学造诣,大多是从他莎士比亚戏剧的译作中了解的。但是他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甚至最后以自己的生命去殉这一事业——完成在我国文坛留下深远影响的译莎工程,除了他对这位世界文化巨人的挚爱和精神的共鸣之外,主要的动力是他要为祖国争气、为民族争光的爱国精神。而朱生豪在中美日报社工作期间所写的这些“小言”,便是这种爱国精神的集中表现。少年时代家庭的不幸和求学的艰难,使早年的朱生豪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和责任感,也养成了他沉默寡言和外柔内刚的性格。文学方面的天赋和之江大学娴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他的学校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梦想。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的时候,他和当时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满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社会上的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当然,这种热情和希望其实是相当天真的。在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和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他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希望和热情是多么苍白无力。他深感回天乏术,报国无门,一度陷入了寂寞和彷徨的痛苦之中。是翻译莎士比亚的事业,使他终于从这种彷徨中解脱出来,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工作,并将这一工作和为民族争光、反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价值。
卢沟桥的枪声和“八一三”的炮火再一次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他不得不结束埋头译写的日子,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沦陷区,目睹了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人民群众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凄惨情景,品尝了国破家亡以后忍气吞声、受尽凌辱的切肤之痛,朱生豪的爱国情怀又有了新的升华。他在此期间写的词中有“屈原是,陶潜非”的句子,表明他在原先十分喜爱的两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陶渊明之间,有了新的取舍,在感情上完全站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一边,而摒弃了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回避现实、明哲保身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经过将近一年的逃亡生活后,他回到上海“孤岛”,1939年10月进入持抗日反汪立场的中美日报社,因能直接秉笔诛伐凶恶的日本和德意法西斯及其附庸而感到兴奋。在日伪特务横行、随时都有遭暗杀危险的环境下,他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实践着他“矛血染黄河碧”的豪举。
“小言”是当年《中美日报》上一个特殊的专栏。从1939年10月11日到1941年12月8日,除了少数日子外,《中美日报》上几乎每天都有“小言”发表,有时一天有两三篇甚至更多。现存706 天的1081篇“小言”,近40万字,均由朱生豪撰写。“小言”大多篇幅很短,但“都是他阅读当天新闻后写下的即兴抒怀,思维敏锐,形式多样,笔锋犀利,讽刺与揶揄兼备,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时政散文创作”(范泉先生的评论)。“小言”的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抨击日本法西斯及其走狗帮凶的滔天罪行和虚弱本质,热情鼓励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丢掉幻想,识破敌人的各种阴谋骗局,团结战斗来夺取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这些“小言”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朱生豪深厚的爱国热情和高超的文学素养的有机结合,成为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独创性和特殊价值的一种文学样式。
朱生豪写这些“小言”,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热情。他不仅要阅读本地的报纸,还收集、研究了大量外文的报纸和通讯稿件,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时局各方面的动向。据朱生豪的表弟顾衍健回忆,朱生豪开始一段时间在他家借宿时,每天从报馆回去,都要带一大包资料,有中文的,但外文的更多,其中最多是日文的,一回来就忙于翻阅和写作。因此他所写的“小言”虽短,但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些大半个世纪以前的文字,从特定的角度展现了当时那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搏斗的历史场景。
“小言”不但对我国的抗日主战场做了大量报道,热情赞扬和鼓励全国人民奋勇抗战,夺取最后胜利,对世界各地抗击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也高度关注,对法国溃败后蒙受羞辱的痛惜,对希腊和南斯拉夫人民顽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讴歌,对英国坚持对德战斗的声援,对苏联军民英勇卫国的赞颂,都鲜明地反映了朱生豪出自内心的爱和恨。
除战场上的直接军事对抗外,许多“小言”还把注意力集中于两大阵线的政治、外交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特别是盟国在二战初期对德的绥靖政策直接导致了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膨胀,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深重灾害。英法对德进入战争状态后,英美政界对远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持绥靖主义态度。因此虽然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贡献,而英美对华的支持却往往举步维艰,美国对交战盟国的物资援助也因为“孤立派”(主张在国际争执中严守中立,不“卷入”矛盾)的阻挠而多有阻力。这些也常常是“小言”中评述的对象,特别是对新的绥靖主义倾向提出严厉的批评,对反法西斯阵线丢掉幻想,相互支持,团结战斗,争取最后胜利表达了热烈的期望。
从“小言”中,还可以看到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海“孤岛”中的特殊生态:汪伪特务肆意制造恐怖事件,无所不用其极的罪恶行径;爱国人士不惧强暴,前仆后继,坚持抗日斗争的不朽业迹;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仍然尽力为抗战献上一份绵薄之力的下层市民,以及虽然是公共租界的统治者,却又不能不随时看日本人脸色行事的工部局。“小言”或谴责,或赞颂,或劝慰,或抗争,展现了一幅全方位的历史画卷。
另据范泉先生介绍,当年《中美日报》上有不少社论其实也都是朱生豪所写,它们篇幅更长,论述更深入,对时局的针砭也更有力,许多社论今天读来也仍能感受到其激扬的反法西斯战斗号角声。虽然有不少社论在语言风格上和“小言”十分相似,但当年的社论都不署作者名,所以现在已经无法确认,只能留下遗憾了。
关于朱生豪在中美日报社的工作情况以及这批“小言”的写作背景和具体评价,在范泉先生的《朱生豪的“小言”创作》一文中已有较为详尽的介绍(见本书附录)。需要指出的是,这批珍贵的文学遗产,虽然自抗战胜利以来,陆高谊、胡山源等文化界老前辈都曾多次提及,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1998年在范泉先生的帮助下,并得到上海图书馆和祝均宙先生的大力支持,才从近60年前的老报纸上全部查找出来。范泉先生不顾高龄体弱并且刚做过舌癌切除手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极其仔细地对全部“小言”进行查校甄别,最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掖助下选定了370篇较有代表性的“小言”作品,于2000 年出版了人文版的《朱生豪小言集》。
进入新世纪以来,朱生豪在文化事业上的贡献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全面的评价。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对他的各种作品做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也更显现了其历史价值和紧迫性。人文版《朱生豪小言集》所收录的这些“小言”虽然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但毕竟少了一些,要反映朱生豪“小言”作品的全貌多少还有些不足。此外,朱生豪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在为反法西斯斗争挥戈呐喊的大前提下,他(以及和他处在相似环境下的反法西斯斗士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有这样那样的局限和片面性,还有一些“小言”作品依据的报道系由交战中的各方发布,难免因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和实际情况存有或多或少的出入,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以经过半个多世纪全面回顾和总结后的历史观点去苛求当时处于血雨腥风中的战斗者。好在现在的学术氛围更为宽松了,一些多少和当代流行的观点或说法不完全一致的作品也没有必要加以回避,全面阅读这些作品,反而更能使我们认识到在当时特定环境(日伪恐怖势力包围中的“孤岛”)中的特定阶层(渴望为抗日救国奉献自己绵薄之力的爱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想法,也包括他们认识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价值所在。所以这次商务印书馆选辑的“小言”数量比2000年版的《朱生豪小言集》有了较大的扩充。我相信,这将更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那一段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刻骨铭心的经历,了解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是怎样同仇敌忾,奋起斗争,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而英勇奋斗的,从而更可以使我们看到民族振兴的希望,看到我们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
为便于读者阅读,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些注释,主要涉及一些“小言”中提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情况,以及文中所用的一些当代读者已经不是很熟悉的文言词语和典故。受编者的才学水平和能获得的参考资料的限制,尚未能做到“应注尽注”,只能请读者谅解了。
由于20世纪前期对外文专有名词的翻译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通例,一些专有名词的译法和当今已经约定俗成的通行译法多有不同。但为了体现作品的原貌,我们仍使用了原来的译法,没有做改动。其中包括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名称,如义大利(意大利)、菲列滨(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力斯坦(巴勒斯坦)等;人名,如史丹林(斯大林)、特戈尔(戴高乐)等;城市名,如奥特萨(敖德萨)、盘谷(曼谷)等;山川河流的名称,如苏彝士(苏伊士)、特尼泊河(第聂伯河)等。还有包括这些专有名词成分的复合词语或词组,如义国(意国)、义军(意军)、义方(意方)、德义日(德意日),等等。由于数量较多,书中只对其中部分较为重要的名词加了注,在此一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