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胡星亮主编,北京文学出版社 2014年6月版,68.00元。
1895年末,光影魔术般地活跃在白色幕布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之痴迷。从此,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了。如今,电影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电影早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电影是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人文的。在中国,身为舶来品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国家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百年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厚重,深刻,辉煌,亦曾挣扎。然而,内地学者对百年来中国电影艺术演变脉络的史料梳理和理论总结,似乎尚未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当阅读胡星亮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之际,笔者甚觉欣慰。
2005年,中国电影迎来了百年华诞。因此,近年来陆续有一些著作从电影产业、电影与政治的联动效应、当代电影的时空语境、电影史学史和史学范式、电影史研究的历史语境等角度,对中国电影发展史进行了阐述和研讨。可以说,在内地,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呈直线递增的状态。然而,国族电影史的撰写工作本身是存在着诸多困难的,史料的收集和梳理,特别是阐释的角度和立场等,均极具挑战性。为避免使电影史的研究陷入某种观后感或影片导读的表述误区,著者必须在熟悉大量电影文本的前提下,准确地找到切入点和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还要防止由于不当的理论探讨而造成的论述错位及偏题。此外,电影“史”的研究,也令著者和读者难以忽视电影发展的各个时间节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联,这就要求著者还须将知识面拓展至电影之外,拥有宏观的视野和高屋建瓴的学术胸襟。
《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一书,是“光影论丛”这套丛书中,第一本涵盖了中国两岸三地电影艺术发展史的力作。整部书力求突破此前中外学人在中国电影史撰写领域所形成的窠臼,而且具有非常鲜明地张扬学院派的立场和价值观,立足于影像本体,从艺术审美、人学内涵、世界视野的高度,对百年来中国电影艺术创作进行了翔实、深刻而犀利独到的论述。
电影是一门现代艺术,在电影学研究领域中,分布着电影史、电影美学、电影符号学、电影社会学、电影文化学、电影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学科之间亦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一书著者认为,在艺术电影、意识形态电影、商业娱乐电影等多元电影形态中,艺术电影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该书明确认同“电影是艺术”的审美评判,这为整本书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石,亦彰显了该书学院派的学术立场。
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有几个重要的节点。该书紧扣以下这些重要的节点,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对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在不同阶段的嬗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1905年——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诞生;
1921年——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诞生;
1930年——中国电影“转向”与左翼电影潮崛起;
1937年、1949年、1966年前后,由于历史社会原因,相继出现“抗战电影”、“十七年电影”和“‘文革’样板戏电影”,在此期间,中国电影艺术在徘徊中曲折发展;
1979年——中国电影传统复归并展开新的探索;
1993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
2001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政策推进。
此外,在台湾电影板块中,1956年、1963年、1965年、1982年及1987年前后,分别出现“台语片”“健康写实主义”“爱情文艺片”“台湾新电影”和“后新电影时期”;香港电影板块在1909年、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1979年,分别出现粤语片、武侠电影、真功夫电影、“新浪潮电影”等。由此,著者清晰地梳理了百年中国电影创作的发展进程,并揭示出不同时期或区域中国电影创作的风貌、特征与得失。
该书最突出的一大贡献在于,著者悉心地对每一阶段的电影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和每一代导演群体的艺术创造,以详略有致的梳理和概括。整部书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导向明确、思路独特,有助于读者把握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每一代导演群体的艺术追求和成就,均在不同章节,被纳入“电影观念”、“审美追求”、“艺术创造”这三个核心范畴之中,予以详尽的阐释。在分论部分,作者将每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及其作品,逐一进行认真剖析,以小见大,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中展开导演艺术特色与风格的论述。
在著者的引领下,百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呈现得更为条理化、明晰化,百年中国电影的审美创造和艺术流变及其所形成的电影艺术传统得到了系统、深入的阐释,这是对百年中国电影史的一次独具慧眼的梳理和深刻而睿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