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作家申万里《教育士人社会:元史新探》一书的出版,使读者首次了解到元代读书人的生活状态。作为商务印书馆“珞珈史学文库”中的一册,该书体现了学者在“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研究”中的成果。对于读者而言,可以了解到资料稀少的元代教育制度、元代读书人处境、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元代的相处等。
元代教育制度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因素,具有教育学、社会学、战争学等方面的价值。蒙古灭金不久,实行了对读书人(儒户)免征劳役的政策。由于对读书人进行户籍登记,加上元代对儒家文化的弱化,反而促进了读书人以学习为目的的游历,这在现代称作留学,而在古代则称为游学。对元代读书人游学这个题材,在这之前只有零散的记录。申万里先生在该书中细致地讲述民间儒学机构、儒学名士对游学的政策与待遇,第一次较为明确地将这历史记录了下来。
元代教育因其统治政权、文化特点不同,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例如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是古代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制度,这项制度在元初因儒学处境的恶化,发展比较困难,路、州、县多有小学荒废、缺损。这种情况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19年后方有所转变,国家多次下令重修、新建小学书塾。于是官办小学在元代演变成民间教育形式——社学,并且仅在农闲的冬季开学,这与元代对农业的重视和每50家为一社的地方基层组织制度紧密相连。
作者对元代教育的叙述采用学术研究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对儒学、游学、文庙、考试、读书人处境、关羽崇拜现象多有描述,并做了详细的参考资料备注,方便读者进一步探索。
该书具有较强的文明研究价值,对元代读书人的生存状态作了历史的反映。作者不仅写到了读书人的境况,在书中还收录元末皇族与朝鲜的往来,触及皇族的没落等许多方面。
目前有关元代读书人的图书稀少,史料记载与实物较为罕见。该书呈现的是作者眼中的元代。他以对元代读书人的出色描绘,积极地告诉我们:在元代,读书人尽管遇到前所未有的恶劣社会环境,依然不忘国家,不忘求学。任何时代,读书都可以令知识分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